拉萨,这座城市的味道,尽在时光里。
一米阳光、一碗藏面、一条街巷、一段回忆……聆听着拉萨的脉搏,我们的岁月已浩荡成歌。每天,以八廓街为底蕴的城市气息,都悄然浸润我们的生活;它让我们感知这座古城的温度、气质、风骨。
一座城市的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是一种从容不迫的大气,是一种浓淡相宜的厚重。时光荏苒,在历史长卷中跌宕沉浮,终归会集纳一个城市最鲜明的地域性格;从今日起,西藏商报特别推出专题策划“八廓街”,与大家一同寻找并呈现生活记忆、城市符号、人文故事、市井味道……
每一座城、每一个人。
走进街巷深处,我们在寻找着生活的影子与情愫,生活却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地演绎着,大浪淘沙、阳春白雪、春温秋肃;或多或少,或浅或暗,冲刷着曾经的记忆。年轮已失去了斑驳的弧痕,城市的修养却历久弥新。
01
— 大昭寺广场—
– 城市人文传承的DNA –
久负盛名的大昭寺广场,是古城拉萨最能体现城市人文传承的地标,它就像一座城市的DNA,不断外延自身的修养和灵魂,使得城市的独特气质如此鲜活。
大昭寺广场,既彰显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也传递着淡然的平民色彩。这是古城最能体现城市文化传承的地标了,它就像一座城市的DNA,不断外延自身的修养和灵魂,使得城市的独特气质如此鲜活。
阳光灿烂的日子,每个人的内心都无比温柔。从不缺乏阳光的拉萨,最惬意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八廓街晒太阳,作为八廓街中心的大昭寺广场自然也是晒太阳的绝佳场地。出口、入口每天都在迎来送往观光的游客和普通的市民。自然,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稀松平常的事儿。
初来西藏的游客,总是对八廓街、对大昭寺充满了好奇。顺时针漫步在八廓街,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陈列馆里回眸历史,随意寻一处茶馆品味甜茶,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大昭寺,或许就是最好的行程安排。更会玩的游客会选择八廓街、大昭寺广场闲庭信步。他们知道,这里是融入本地生活图景最好的地方之一。
清晨,整个拉萨城还未完全苏醒,八廓街的各个居民大院早已热闹起来,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转经的转经……一阵热闹后,八廓街进入短暂的寂静时刻。随着太阳慢慢升起,外地的游客、本地的人群又走进这条街道。老阿妈在熟悉的酥油店购买着日常必备的酥油;小伙子在尼泊尔杂货店里挑选着进口的吃食;游客则在商店里挑选着纪念品。
摩挲藏地文化久了,心头都会有这条街。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是有生命的,有灵魂的,它应该像历史人物一样,经过时代考验,充满精神内涵,能永久存留在人的心里。
八廓街,以千年历史记录着沧海桑田、长河落日,古老与新生、传统和现代在这里和谐交融。
行走在八廓北街上,历史在左,现实在右。此时,人们仿佛置身在一个时间结界中,可以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自由穿梭。以大昭寺广场为起点,沿着八廓北街前行。一拐弯,便能与历史撞个满怀。在八廓北街左手边,一座距今近300年历史的古建——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静静伫立在那里。沧海桑田间,这座古建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默默地发挥着余光。穿越时间之海,寻找那些与历史为邻的人们,我们试图还原一座古建的“前世今生”。
古建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
位于八廓北街的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始建于1727年,是历史上第一座驻藏大臣衙门。这座古建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形制,由四面墙体包裹着一口天井。1750年,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几乎毁于一场大火之中,仅保留了正门所在的一面墙体的全貌。后来,人们新建了其他三面墙体,而正面墙体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几乎保持着历史原状,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古建。
踩着“嘎吱”作响的木阶梯,抚摸着有些斑驳的外墙,时光仿佛静止在了200多年前。其实,这座古建中还藏着一个“秘密”。三面新建墙体为两层楼,古建墙体为三层楼,但是从外观来看并无二致。讲解员说,这是由于古建层高问题导致的。古建层高普遍偏低,所以三层楼与后来新建的两层楼几乎等高。
过往
138位驻藏大臣和他们的故事
如今,这里早已成为一座博物馆,迎接着本地居民、外来游客的造访。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的命运始于1727年,结束于1921年,在这185年间,西藏先后迎来了176任、138位驻藏大臣。这其中,有人们熟知的张荫棠,是他将内地的花种带到了雪域高原,才有了现在人们熟知的“张大人花”。
作为清政府派遣的驻藏大臣,他们在拉萨享有诸多权利,如军事权、人事权、财政权等等。在博物馆展示厅内,我们就见到了这样一份翎照:一位叫做卓尼旺堆的六品官员,时任驻藏大臣觉得他很有才华,就颁发了一份翎照,准许他佩戴五品官员的顶戴花翎,充分展现了驻藏大臣作为地方长官的人事权。
最后一位驻藏大臣联豫,在任期间还娶了一位山南贵族家的小姐做夫人,开了汉藏通婚的先河;1907年,在联豫和张荫棠的共同努力下,西藏第一份报纸《西藏白话报》诞生了。
记忆
那些放过的风筝和尼泊尔商队
尼玛扎西是八廓街道八廓社区居委会的一名治保人员,今年40岁的他,对于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有着不一样的记忆。
在尼玛扎西七八岁的时候,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还是一处再普通不过的居民大院,人们把它叫做“冲赛康大院”。贪玩的尼玛扎西经常和小伙伴去冲赛康大院三层的顶楼上放风筝,那是他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尼玛扎西幼时常听家里的长辈说起,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一度做过警察署、邮局(扎康),后来才分给老百姓居住。“老人说,他们那时候还能在院子里看到驻扎的尼泊尔商队。”尼玛扎西说,当时太小了,没有注意过建筑是什么样,但是院子的大小没有变化。
出生至今,尼玛扎西一直居住在距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不远处的一座居民大院中。四十年光阴,他一直守候在这里,看着这座古建的昨天与今天。
讲述
八廓北街是童年的“小天堂”
吴先生是一位“藏二代”,因为和尼玛扎西是同龄人,他对于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的记忆也停留在“冲赛康大院”。那时候,冲赛康东边有一个大舞台,有时会放映露天电影。当有电影放映时,吴先生早早地和小伙伴约好,去冲赛康大院三层的顶楼占位置。“那时候很小,顶楼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宽敞,我们在上面放风筝、看露天电影,玩得不亦乐乎。”吴先生笑着说。
作为从小在拉萨长大的孩子,吴先生把八廓北街比喻为童年的“小天堂”,因为那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拉萨附近的村民赶着马车,将自家新鲜的萝卜、土豆拿来叫卖。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八廓北街有一个叫做“人民商场”的商店。1毛钱一盒的炒豆子、3毛5分钱的金猴糖、1毛钱的上海咖啡……这些,都是八廓北街留给吴先生的印象,也是他的美好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