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拉萨前往当雄的公路路况非常好,由于地势险要,因此严格以限速的方式控制车辆通行速度,所有的车辆都会在这200余公里的途中,需要至少经过羊达、德庆、羊八井、念青唐古拉山口、当雄等处数个限速检查,行车时速基本不允许超过60公里。
这既是人与车安全磨合的好机会,也是亲身体验公路交通的秩序所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何谈自驾亲近大自然。
这一段的青藏铁路几乎是与青藏公路并肩齐行的,所以行车途中有许多次机会拍摄到列车疾驰于高原上的场景。在到即将到达当雄时,甚至在铁路高架桥与公路的交岔口,还遇到了一列客车。
当雄,是位于青藏公路上距纳木错最近的一个县城。清冷的当雄街头,多为过往的大车司机的歇脚地,其次便是少有留宿的游客,多数人为了看纳木错的日出日落而住进纳木错了。
川菜馆旁边的“新时代藏式时装订做店”吸引了我的注意,因为一个长相清秀的男孩子正坐在门口的地上一针一线地缝皮袄,屋里的缝纫机前坐着比他稍大一些的长发藏族汉子也在忙活着。
正当与他们交流略显困难时,一名叫国杰的藏族小伙子进来了,他的汉语要好许多,并介绍说,那个名叫仁多的男孩子今年16岁了,手中的正缝制的那件衣服需要用将近二十只小羊羔的皮毛,售价大概为3000元人民币。当问起缝这只皮袄需要多天时,他们一个回答五天、一个回答三天,看来仁多还是人小志气高的。
去往纳木错,但途中必须翻越海约5100米的那根拉山口。如何对付公路在山口前后的那几个“大坡”,成了入住当雄那晚工作会议讨论的焦点。九月的季节,那根拉山已经开始飘雪,这对自驾的行者们也是下马威式的考验。
公路几近三十度的坡度加急转弯,既是在考验车手们的技术,也是在考验每一位队友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力。
一场雪将那根拉的座座山头变为白翁,也成了吸引队员们注意力的绝美景致。观景台的位置正好有一片停车场,在那里可以稍作喘息的不仅是人,更是车辆。
记得纳木错景区的几名保安围观车队时问:“这车过(那根拉)来时用几挡?”车队行进的安全距离被我们控制在二十米左右,慎用的一挡也必须不时的切换,由于弯多路窄,一但前方交通拥塞,整队的车辆都需要逐一完成半坡起步。
就在远远的看到蔚蓝色的一线纳木错时,突然出现在公路上的羊群、牛群内回逼停车队。这是生活在纳木错的牧民们正赶着牲口转场。
第一场雪的到来,提示让他们该从湖南岸的夏季牧场转移到湖北岸的冬季牧场了,往往这一行程约为三、五十公里,牧民们需要起个大早上路,基本上用一整天的时间就能到达目的地。来年的二至三月份,再原路返回夏季牧场,如此往复。
纳木错的景区路正好就位于他们的迁徙线路上,所以巧合的季节让成千上万只的牛羊将我们的车队包围,对行摄匆匆的看客们来说那只是壮观,而对于牧民们来说是面对财富的欣喜。
纳木错地区有高原冰川、高山冻土、湖泊、湿地(纳木错的东、西两侧)等地貌,类似于整个青藏高原的缩影,可以视为“青藏高原的天然实验室”。全球变暖的现象首当其冲对青藏高原有巨大的影响,比如:冰川退缩、冻土退化、冰雪面积减少等。
如今纳木错的面积约为2000平方公里,其中50%的水深在90米以上。虽然湖水面积在十年来不断的增大,但仍然赶不上同样“膨胀”的色林错。色林错早已用她2300平方公里的水面积占据了西藏第一大湖的美名,而纳木错只能屈居第二,这是冰川融化、降水量增大、蒸发量减少等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
纳木错的风光几乎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而陪伴她的是景区对岸的念青唐古拉山。由于道路的限制,实际上由拉萨出发自驾车前往纳木错,需要穿过念青唐古拉山,看尽雪山雄姿不同的东西两面。在进入景区前还会有一道验票手续,不过车辆就不能过于亲近湖水了。
这里的帐篷旅馆相当的紧俏,但完全藏式的食宿风格,会吸引着游客们来体验。
西藏旅行实用信息
【西藏攻略】可可西里之行王牌攻略
【西藏攻略】骑行的小伙伴,怎么把你的自行车带上火车?
【西藏旅游进藏注意事项】物品准备/证件准备/健康准备/
【西藏攻略】西藏实用贴,超级实用喔!
【西藏边防证办理攻略】西藏哪些地方需要边防证/怎么办
【进藏穿衣攻略】去西藏怎么带衣服
【进藏药品准备攻略】抗高原反应药物及常用药品简介
【拉萨骑行攻略】拉萨骑行DIY
【藏语番外篇】教你说藏语(有罗马发音和汉语发音喔!)
游西藏不可不知的7大风俗与禁忌
【冬游阿里攻略】冬游阿里tpis/冬游阿里线路推荐
【进藏必看】西藏各地市旅游质监执法投诉受理电话
以拉萨为中心的骑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