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2017-12-28 69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雪崩是高山上的“地雷”,绕过雷区,就可以避免危险。

当走进一座雪山时,雪崩是登山者最不愿遭遇的恐怖。积雪在瞬间崩塌,带着摧枯拉朽的力量席卷而来,如果不幸被埋,登山者会在窒息与失温中走向死亡。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雪崩虽然恐怖,登山者也不是只能任它摆布。除了地震等不可抗力诱发的雪崩,大部分雪崩都有方法避免,如果登山者掌握一些规避技能,就可以防范雪崩。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防范雪崩的初级技能,便是遵守一些登山原则,这样你与雪崩相遇的概率便会减少。

初级技能一:新雪后暂缓上山

如果你在山脚下遭遇了暴风雪,雪过天晴之时,要避免立即出发登山。新下一场雪之后,雪层会处在不稳定状态,雪崩风险会很大。如果等待2-3天让雪层稳定下来,雪崩风险便会降低。


雪后立即出发有风险——很多登山者在坏天气会待在城镇或大本营,当天气突然放晴时,按捺不住即刻登山,这时新雪还没有充分沉淀,随着晴天温度的上升,雪层会越发不稳定,很容易发生雪崩。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等2-3天再上山——新雪过后等上2-3天,雪崩风险便会降低。因为雪层需要经过昼夜交替才能稳定,只有白天降下的新雪融化入旧雪之中,并且在夜里再次冻结,雪层才能趋于稳定。

昼夜交替使得融化-冻结的循环不断进行,让雪层的稳定性逐日递增,降雪后连续的几个晴天里,每天的稳定性都会比前一天更好。(来源:《登山进阶》,[美] 马克.休斯顿&凯茜.柯思丽)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新雪后暂缓登山是初级技能之一,另一个简单易记的原则,便是早起登山。

初级技能二:早起登山
登山时早起出发,也是规避雪崩的方法。随着一天温度的变化,雪层的稳定性也在改变,夜晚和早晨不容易发生雪崩,而下午则是雪崩高发时段。

晚起容易遭遇雪崩—
—如果一觉睡到8、9点,当下午雪层不稳定时,你可能还处在山上的雪崩高发区域。

在阳光明媚的晴天里,雪层稳定性在下午较晚的时候达到最糟糕的状态。(来源:《登山进阶》,[美] 马克.休斯顿&凯茜.柯思丽)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早起可以避免雪崩
—登山时凌晨便出发,出发时雪层稳定,在下午较晚雪层变化时已经撤回营地,可以尽可能避开雪崩。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新雪后暂缓登山,早起登山,都是降低遭遇雪崩的概率。当你真正走入山峰时,身边的雪崩高发地形也值得留心。

中级技能一:远离明显的雪崩痕迹
最容易辨识的雪崩地形,是已经发生过雪崩,留下雪崩痕迹的区域。这说明这一地区符合雪崩发生的条件,很有可能再次发生雪崩。

雪崩堆砌物——
雪崩过后的积雪会形成分散的球状物体,如果你登山时置身其中,那就是处于雪崩通道之上。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残存树木——
被雪崩冲倒的树木可能在下一次降雪后就被掩埋了,而一些恰巧生长在雪崩通道旁的树木则可能幸免。由于受到雪崩时的气流冲击,它们会缺少某一侧的枝叶,这也是雪崩发生过的证据。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明显的雪崩痕迹是一种预警,在登山中,你还要时刻观察,远离高危地形。

中级技能二:远离高危地形

雪檐、积雪沟槽、雪上裂缝、雪坡凸起,远离这些雪崩高发地形,安全就又多了一分保障。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雪檐下方—
—雪檐下方是小型雪崩的高发区域。雪檐是因为风力而形成的积雪地形,它很不稳定,山区几分钟内的气象变化都可能导致它崩落。雪檐崩落会形成一次小型的散雪雪崩,但足以威胁登山者。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有大量积雪的沟槽下方—
—当你发现眼前出现一条沟槽,两边是陡峭积雪的岩石。那么注意了,这样的沟槽对登山者和雪崩都同样容易通过,沟槽就像山的排泄通道,如果上方有大量积雪,那很可能发生雪崩。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雪面裂缝——如果你在山的背风坡,发现雪层表面看起来像枕头般光滑圆润,但分布着裂缝,则是处于雪崩区域。

裂缝的出现说明雪层之间缺乏粘合,可能发生板状雪崩,也就是脚下的一大块雪一起崩落。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雪坡上凸起处——雪坡上的凸起处也是雪崩发生的区域。凸坡雪崩发生的原因是,积雪在弧面上难以稳定沉积,在张力作用下内部存在断裂,如果你的行走扰动了断层,就可能诱发雪崩。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雪檐、沟槽、裂缝。凸起,四种高危地形是雪上“地雷”。地形可以预示危险,你也可以利用地形选择安全。

中级技能三:判断雪上天然锚点
在积雪的区域,通过观察树木、石头等天然锚点也是雪崩规避的方法,树木和石块都可以起到隔断雪层的作用,对雪崩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阻碍。

密林乱石坡,雪崩不会多——树木、石块就像打入雪层中的图钉。树木众多的区域比树木稀疏的地方更少发生雪崩;大型的石块可以阻碍雪层的连接,所以乱石密布的区域也罕见雪崩。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树木可以稳固雪层—
—树木可以稳固雪层,但是也分种类。如果树木很高而直,树干部分被积雪覆盖,则对雪层的稳固作用较弱。如果树木较矮,枝叶繁多且被雪覆盖,则对雪层稳固作用强。

积雪的树木下方雪层最为严实,因为从枝桠掉落的积雪会不断稳固下方雪层。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尽量从锚点上方通过——树木、石块是雪上的锚点。当你发现雪坡上锚点分布较少时,选择从锚点上方绕行更为安全。

雪层的断裂通常都是在锚点之间。(来源:美国国家雪崩中心 National Avalanche Center ,网站 avalanche.org,雪线之上译)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雪崩痕迹、高危地形、天然锚点,对它们的辨认是你远离雪崩的关键。除了绕行,你也可以通过主动的选择来避免雪崩。

高级技能一:选择迎风坡行进

在山区行进时,迎风坡一侧比背风坡一侧更为安全。背风坡是雪崩高发区域。

迎风坡行进更安全——风能将积雪从迎风坡被搬运到背风坡堆积。如果风速很快,山区的积雪状况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

迎风坡被搬运后的雪层较为安全,因为积雪量变小,且积雪在风力作用下进一步稳固。你可以通过雪层表面观察到这一现象:风将雪磨成小的,致密的颗粒,在地面留下均匀的线条。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背风坡易雪崩——在背风坡,雪在风力作用下不断堆积,雪中脆弱层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断裂便会产生板状雪崩。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迎风坡行进是避免雪崩的一种方法,在出发前,你也可以充分规划,防范于未然。

高级技能二:规划线路,规避雪崩区域
雪崩并不是在任何坡度的山坡都会发生。如果你提前规划线路,尽可能绕过雪崩发生坡度,便能减少遭遇雪崩几率。

无雪崩坡度——如果山坡太陡峭(坡度50°以上),新雪无法堆积;如果山坡平缓(坡度20°以下),积雪会稳定沉降。

雪崩坡度——雪崩最容易发生在坡度是30°-50°的雪坡上,其中最高风险角度为38°。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在线路规划时,可以借助等高线提前绕开危险坡度,也可以通过手中的冰镐进行简单预估。

无论选择迎风坡还是规划路线,都是在降低遭遇雪崩的概率。更为彻底的一种防范方法,是对雪层进行分析,判断雪崩是否可能发生。

高级技能三:挖坑看雪层
积雪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同时间的积雪会呈现不同的状态。积雪会分层,和地基一样,如果脆弱的雪层在坚硬的雪层之下,雪崩就可能发生。

挖坑看雪层——如果眼前雪坡极为可疑,你时间又足够充裕,可以在积雪中利用雪铲挖一个深坑,观察其中的雪层:

坑的竖壁要做到笔直,光滑,深度要足够,最好能直达岩石层。(来源:《登山手册》作者:克雷格.康纳利)

糟糕的“地基”——冰层是糟糕的地基。如果雪层中有一层冰,那么发生雪崩的几率很大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糖雪层也是“易碎”的地基。如果你发现雪层中有闪光,玻璃碎片般的颗粒,咀嚼起来很脆,则说明这是危险的糖雪层。

糖雪层最为薄弱,破碎后可以传播很远。是很多雪崩的罪魁祸首,即使积雪不厚时,登山者踏破糖雪层也可能诱发小型雪崩。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霰雪层是“滑动的地基”。如果雪层中有像是冰雹的白色物体,但是具有雪的柔软,这便是霰雪,也叫做雪丸,是白色不透明的球状固体。这种雪累积20至30厘米就有很可能会引发崩落。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安全的“地基”——挖好坑后,如果发现雪很致密均匀,能捏出雪球,则说明雪崩风险很小。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写在最后
雪崩发生受到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精确的预报至今仍然极为困难,登山者只能通过尽可能多的观察、判断来加以防范。

密林乱石坡,雪崩不会多
雪檐背风坡,雪崩发生多
新雪不出门,挖坑看雪层
雪层软托硬,危险在接近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来源:雪线之上

西藏旅行实用信息

本站在建设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若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日内删除。

玩转西藏 游记攻略 雪崩防范指南,冬游西藏,户外旅游技巧 https://www.51wzxz.com/13316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