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历史上的东女国,这里有最美丽的村寨,有古老的碉楼,有貌美如花的女子,有最灿烂的笑容。
所有到过丹巴的人都会惊叹丹巴的“三绝”:甲居藏寨、碉楼群、美女。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这“三绝”之一的:碉楼。
丹巴碉楼,主要集中在四川省丹巴县河谷两岸,以三五个一组相互呼应居多,也有像梭坡十三角碉这样独于山头的。在碉楼集中的地方,数十座碉楼连绵起伏,形成蔚为壮观的碉楼群。
丹巴是我国古石碉楼数量最多、外观造型最美、碉楼功能最丰富的地方,素有“千碉古国”的美称。遍布于境内的石雕楼便是这里世居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数千年来这些古石雕无声地挺立于祖国西南的山野,托立起一段段沉沉的历史……
被遗忘在横断山脉中的古石雕,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极为珍贵的建筑文化艺术遗存。与西方国家古代建筑的砖石结构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便是采用木结构体系。因此在距今2000年以前,在横断山脉中就有其存在的古石雕就显得弥足珍贵。
丹巴的古碉楼均为石木结构建筑,现存的古碉楼最早建于汉代,至迟为清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时所建。丹巴的古石碉楼尤以梭坡,中路,蒲角顶三处的古碉楼群为最。
在丹巴,碉楼被称为“K’a”。很多碉楼都有拟人化的名字。在蒲角顶,我们发现了一个“聪明的小碉楼”和一个“可爱的碉楼”。在中路,当地人告诉我们一座名为“Ka Pi”(祖母碉)的典范碉楼。人们认为它是最古老的碉楼。
碉楼历史发展
据史书记载,丹巴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一个多部落的民族长期生存繁衍于此。遍布于丹巴境内的古碉便是这里世居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
碉楼远在汉代就开始在羌族地区发展盛行,至迟为清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时所建。在南北朝时期,丹巴就已经碉楼林立到五代以后,碉楼建筑技术就已经成熟。丹巴碉楼现有260座,据说全盛时有近万座之多,这没有大量的人力、财力是无法完成的。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著名。
羌语称碉楼为"邓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
碉楼技术工艺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挢(绳挢)。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础或大木柱,础与柱上挂骼膊般粗的竹绳,少则数根,多则数10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设高出挢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栈道有木栈与石栈两。木栈建于密林,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施于绝壁悬崖,绿岩凿孔,插木为挢。羌族民间石匠农闲时常外出做工。
碉楼形成原因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据考,羌人祖先在甘肃、青海一带。中国历史上众多举足轻重的人物皆为羌人,如炎帝、大禹、夏启、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等。今所见羌族则为秦汉时迁至岷江上游,并由游牧生活转为农耕定居,从此世代繁衍。羌族有语言而少文字,其民族文化多通过口头传承世代相袭。
羌人好集结而居,数家连为一片,形成羌寨,每寨必有十数米高的羌式碉楼,既可登临了望,又可防守御敌,有易守难攻之势。
传说以前嘉绒藏区,凡有男孩的家庭必须修一座碉楼,此风延续下来,逐渐形成了"千碉之国"。其实,古时藏民为了保护村寨不受侵犯,对付部落之间的战争才是古雕群形成的真正原因。
碉楼功能分类
从现存的碉楼看,功能约有4种,即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
要隘碉往往筑于悬崖险道之上,或者横挡于要冲,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烽火碉筑于山头,传递信息;
寨碉是为保护村寨或者部落而修建的战争工具,一般伫立于村头;
家碉多与楼房相连,平时作为贮藏室,遇有战事,也可用于战争。
所有碉楼的楼门都开在一两丈高的地方,门前放有独木梯,一旦敌人来犯,只要退入碉楼,抽掉楼梯,关上楼门,极难进入。况且楼内设有箭眼,远则箭射,近则滚木石,易守难攻。经过铁索桥入村寨,近观碉楼,皆为片石砌成。高者十余丈,低也有五六丈。碉堡基础宽有丈余,一般为巨石砌成。碉身多为四边形,也有五角形、六角形的,最多的一个碉楼有13只角。虽然皆由片石砌成,但墙体表面光滑,缝隙紧密,棱角笔直,可见建筑师具有高超的设计能力和工艺水平。
战争用途
高碉居高临下,俯视敌人,远则箭射枪击,近则滚木擂石,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敌人暴露在原野地之上,自己躲在坚碉之中,以逸待劳,以守待攻,侍机而动。
碉楼在历史上确实与战争有密切的关系。丹巴地处大渡河谷,气候温和、土地肥美、物产丰富,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部落战争和冤家械斗。
唐朝反对吐蕃东扩曾经在此发生过战争。西夏王朝败落之后,其中一部顺金川河谷南下丹巴,曾经遭到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故而兵败西行。可见碉楼在冷兵器时代具有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作用。
乾隆年间大小金川土司两次叛乱,朝廷两次用兵,由于土司踞碉固守,"其扼要处必有战碉,于墙垣间以枪石外击,旁既无路,进兵必须从枪石中过,故一碉不过数十人,万夫皆阻。"因此清军经历大小战争百余场,耗时长达8年、费银7000万两,方才平定。随着历史的发展,刀光剑影皆成为过去,但那一座座碉楼,以其伟岸的身躯依然在默默述说着遥远的故事。
碉楼作为嘉绒藏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正被人们不断认识,无论对于史学研究,对于建筑学、民俗学、军事学,对于旅游开发,都有着重要意义。
碉楼建筑特征
丹巴的碉楼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性别,性别是通过木梁的位置来区别,女性碉楼的木梁露在外面,时间长了会发黑,所以女性碉楼的楼身上有一道一道的黑色痕迹,而男性碉楼的木梁在内部,不外露,所以没有痕迹。
古碉以泥土和石块建造而成,外形美观,墙体坚实。古碉大多与民居寨楼相依相连,也有单独筑立于平地、山谷之中的。古碉的外形,一般为高状方柱体:有四角、五角到八角的,少数达十三角。高度一般不低于10米,多在30米左右,高者可达50到60米。
其碉楼形状各异,层高六至十层,碉基结实,基宽越高越窄,碉体用片石砌成,砌艺精湛。这种碉楼是丹巴独具特色的建筑,在 丹巴全县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河谷两岸。或三五个一群,或独立于山头,碉与碉之间相互呼应,依山成势;集中的地方,目力所及,数十座碉楼连绵起伏形成蔚为壮观的碉楼群。在众多碉楼群落中,尤以梭坡乡境内碉楼群最具特点。
碉楼一般建于沿河谷高山或半坡有耕地和水源的地方,结合地形,利用有限的平台,纯用石头筑成平顶。
一般分成二层或三层,上层堆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高二三丈,称为"邛笼";高的可有十三层,达十余丈,称为碉。
碉楼由羌族专门的砌石匠修建,原料为乱石,用泥土粘合,不吊线,不绘图,全凭经验,信手砌成。其壁面能达到光滑平整,不留缝隙,其坚固程度则可在川西这个地震多发区耸立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经历数次地震仍然巍然屹立,有的已偏倚却不倒,有的弯曲为弓,自称成风景。
走进藏民家中,说起碉楼,他们无不露出自豪的神情。许多村民在规划着,让更多的人走进碉楼,体验嘉绒藏民的生活,来追寻古老碉楼的沧桑。
相关链接:
故事 | 若问西藏为什么吸引人,《极地》就是最好的答案
藏式家具:绚丽华贵中见信仰
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