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吉隆沟见闻:"喜马拉雅后花园"的劫难与新生

日喀则新闻中心  2020-09-11 19:34

网络图片

吉隆沟,有“喜马拉雅后花园”的美誉。一场天灾,让这里遭遇劫难。因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大爱,这里的人们慢慢走出地震的阴霾,生活走向正常,生产开始恢复,美丽的吉隆沟已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劫难

尼泊尔强震无情,吉隆沟内的吉隆、萨勒等乡镇损失惨重。这里距离尼泊尔边境仅20多公里,地震劫难夺走了这里7条生命,房屋大量倒塌,道路大段塌方,山体大面积滑坡,昔日正翘首以待旅游旺季到来的雪域花园,却成了人人逃难的“帐篷村”。

10日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一大早,萨勒乡萨勒村的格桑便来到后山,向安葬在这里的母亲祭扫供品。

半个月前,格桑的母亲加姆还在家里帮忙炒青稞,一场意想不到的震动摧倒了房子,84岁的加姆被压在废墟中。

闻讯而来的驻村工作队员尼玛崔成、乡干部卡先加跑过来,把加姆从废墟中救了出来,送到医疗点,却最终没能留住老人的性命。

一样不幸的还有吉隆镇乃村。这个只有415人的村庄,在这次地震中有4人离开。回忆起地震时的情况,村里90多岁的老人说:“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地震。”

大爱

天灾无情人有情,劫难面前有大爱。西藏地震发生后,中央关心,八方支援,西藏党政军警民协调联动迅速投入抗震救灾,不少省市和团体纷纷向西藏捐款捐物,汇聚成一股股爱的暖流,涌向西藏,奔向吉隆沟。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西藏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国家有关部委向灾区派出工作组;陈全国、洛桑江村等西藏自治区领导到一线指导救灾、慰问受灾群众……

大爱还来自身边。地震后,乃村的共产党员尼玛,将已经长出绿苗的青稞地让给村里群众搭建帐篷。当大型车辆往村里运送物资因路窄过不去时,他又让车子从地里驶过,压坏了不少新种的土豆。

受到感召,不少村民也自发参与到救灾中。5月6日,吉隆最后一批受灾群众萨勒乡拉比村全部转移。已经转移完毕的色琼村10多为年轻人主动前来帮忙。

大爱不分国界。哈坦姆是尼泊尔人,8年前在吉隆镇开了一家尼泊尔商品店,和他的藏族妻子共同经营,大地震后,哈坦姆和妻子以及三孩子和当地受灾群众一起被妥善安置进了帐篷。

新生

再大的天灾也震不垮吉隆沟,再大的劫难吉隆沟都会生生不息。

地震半个多月过去,记者坚守在吉隆沟,亲眼目睹了这里慢慢孵化出的勃勃生机。

9日,记者来到乃村,碰到了正在耕地的多吉旺拉。他开着拖拉机耙地。“眼看着地震过去十多天了,家里的生活也慢慢恢复正常,趁着这两天天气好,我们赶紧把荞麦种了。”多吉旺拉说,种上荞麦,就等待收获的季节了,一家人的吃饭问题也不用操心了。

信心不断厚实的还有萨勒乡卡帮村的旺姆和嘎琼。地震后第二天的4月26日,两个人同一天当上了妈妈。地震后,村里的路不通,急坏了家里人。幸运的是,驻村干部米玛罗布是吉隆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有丰富的接生经验,两个新生儿终于顺利来到这个世界。

10日一大早,吉隆镇帐篷村里开始飘出袅袅炊烟,吃完早饭,男人们开着拖拉机离开帐篷,驶向田地,忙着播种,女人们抱起脸盆,到自来水处洗衣服,孩子们背起书包走向帐篷学校。

5月的吉隆沟,绿阴葱葱,通往萨勒乡的路上,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得正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