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今年“ 雪顿节 ”是8月8日!可以安排时间出发了!观展佛/看藏戏/吃酸奶/过林卡...

川藏自驾旅游服务  2021-07-07 16:59


 每年藏历6月30日,是藏族人民的民族节日雪顿节。“雪顿”意为酸奶宴。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

2021年拉萨雪顿节时间为8月8日

“从《2021年西藏天文气象历书》来看,今年拉萨雪顿节的时间是阳历8月8日。”自治区藏医院天文历算研究所研究人员德吉介绍,雪顿节是每年藏历6月30日,这是固定的。由于藏历中偶尔会出现“重缺日”及“闰月”等现象,导致其对应的阳历时间每年略有不同,如去年拉萨雪顿节的阳历时间为8月19日,比今年晚一些。(西藏商报)

雪顿节——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最早是一种纯宗教节日活动,是老百姓以酸奶对寺院行长净、夏安居之事后解禁僧人的敬奉。17世纪下半叶,雪顿节逐渐演变和固定成以藏戏汇演和展佛为主、文娱与宗教相结合的重要节日,所以又被称为“藏戏节”、“展佛节”。1994年由拉萨市政府主办以来,雪顿节进而演变成集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旅游休闲、商贸洽谈为一体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国内外知名节庆盛会。


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节日活动的中心在拉萨西郊的罗布林卡。

节日来临之际,罗布林卡以及周围的树林里,一夜之间便会变成一座色彩鲜艳的帐篷城市,还形成几条热闹繁华的节日市街,几乎整个拉萨城都搬进了这片绿色天地,所有的人都在歌声舞蹈中过着野外生活,深沉热烈的歌声伴着高原特有的乐器在树影里传播,这是拉萨人最有活力的日子。

晒佛仪式

映衬在第一缕曙光辉映下

作为节日的序幕,哲蚌寺展佛是最令人瞩目的仪式。哲蚌寺是公元1416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四弟子降央却结所建,是西藏最大的佛教寺院。


这一天,人们天不亮就纷纷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哲蚌寺所在地更乌培孜山麓,晒大佛的隆重仪式就在这里进行。山下汇成人的山、人的海。朝佛者、观光客几近六万人,平日里寂静的山谷为之沸腾。展佛的时辰将临之际,伴随着响彻山谷的法号声,近百名僧人将宛若长龙的丝织强巴佛像巨幅唐卡从哲蚌寺措钦大殿缓缓抬出,向哲蚌寺西侧的专用展佛平台上方行进 。此时,桑烟四起,法号齐鸣,诵经声不断。很快,巨大的唐卡由上而下徐徐展现,这幅巨型唐卡长宽约30米,略呈正方形,中间为佛祖释迦牟尼,左手托钵,右手作降魔指地印,周围有菩萨、保护神等。

人们激动地纷纷涌上前去,不断地朝佛像献哈达、钱币,顶礼膜拜,祈祷。这幅巨大的佛像长卷展现于高山之间,人们在十几公里之外都可远远地朝拜它。在展佛的同时还要举行颂经、吹法号等盛大的佛事活动。


巨幅唐卡平日深藏于寺院 ,人们只能在一年一度的展佛节上 ,才有缘观瞻。从保护唐卡的角度来看,定期晾晒是有好处的,因此“展佛”又叫“晒佛”。经过不到一个时辰,大佛被重新卷起,抬回到措钦大殿敬奉,只有待到来年此日才能再次向世人展示。

在此时不远处哲蚌寺的院内响起了藏戏的鼓钹声,人们怀着虔诚的心情把这第一场演出奉献给尊贵的佛,同时也预示着整个雪顿节藏戏演出的开始。

藏戏会演

600余年的洗练、底蕴丰厚的独特魅力

雪顿节从17世纪末期开始演出藏戏。当时,已经掌握西藏最大经济实力的哲蚌寺举行奶酪宴会时,开始把民间各地著名的藏戏班子请进哲蚌寺助兴演出,后来建立噶丹颇章地方政权时,正式形成每年雪顿节期间以奶酪招待僧俗官员,并都要举行这样藏戏会演式的活动,被叫作“哲蚌雪顿”。


到18世纪中叶,清乾隆皇帝建立噶厦,即西藏地方政府,设四个噶伦,一僧三俗。自此开始每年的雪顿节在新建的罗布林卡进行。届时,召集各地更多的藏戏班子来演五六天藏戏。雪顿节藏戏主演场地,也由哲蚌寺移到罗布林卡。

后来,西藏地方政府派负责布达拉宫内务的孜恰勒空,专门管理这一年一度的雪顿节,来演出的藏戏团体都要登记造册。每年有哪些团体,这些团体如何排列,演什么剧目,这些剧目又表演到何种水准,都有一套严格的规定。管理雪顿节的孜恰官员,往往是藏戏行家,由他规定每一个剧目唱、诵、白、舞、技等整个演出的格式和要求,谁若违反,谁就要受到严厉的惩处。

藏戏表演是雪顿节最具吸引力的组成部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经历6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后,今天,传统藏戏表演以其独特的舞韵、嘹亮的唱腔、华丽的服饰、古朴的面具、多彩的剧情……充分展现着藏戏艺术的无比魅力。


在西藏,很多藏族人,特别是老年朋友,对藏戏有一种特别的情愫,他们从小就喜爱藏戏。尽管每一年的雪顿节藏戏表演无非就是八大传统藏戏,但就是这样年复一年的表演,仍然吸引着许多人,百看不厌,常看常新。

至今,在雪顿节上演出藏戏的历史延续了300多年,随着历史和文化的进步和变迁,如今的雪顿节已成为弘扬西藏文化的一张名片。而藏戏表演形式同样随着时代潮流在不断变化着。比如从单纯的广场舞走向舞台,而其改革发展创新最大的特点就是除保留部分特色极为强烈的人物面具外,大多数人物即演员不再用面具进行表演了,而是采用化装表演,其人物艺术特色更加鲜明。

而今,西藏觉木隆藏戏、江嘎尔藏戏、香巴藏戏、迥巴藏戏、扎西雪巴藏戏、宾顿藏戏六大派别的藏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藏戏艺术更得以保护、传承与弘扬。

过林卡

热情洋溢的聚会

在藏语里“林卡”是风景优美之地的意思。相当于内地的园林、度假村。藏民族把到林卡游玩休闲称之为“过林卡”。对于西藏人来说,去罗布林卡“过林卡”,那就是雪顿节必有的节目。


每逢雪顿节的前七天,人们或集体或一家人,拿上绳子或石灰在林卡的草坪上围上一圈,意为此地已占据。雪顿节当天,人们早早地来到林卡内,搭起色彩斑斓的帐篷,在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摆上各种酒和饮料、菜肴等节日食品。在挺拔的白杨树下,绿荫茵的草地上,美丽的河畔溪边,都可见到身着艳丽服装的藏族群众,或合家而出,或约请亲友,人们三五成群,在帐篷内狂歌畅饮,同时还玩耍藏棋、藏牌等游戏。


据了解,解放前,到林卡消暑度假的,只是“三大领主”及生活比较富裕的中上层人士;解放后,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了主人,“过林卡”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在拉萨,每年大部分时间,“过林卡”的人群总是络绎不绝。每逢节假日,人们便不约而同地聚集到罗布林卡、宗角禄康等大林卡,过一个难忘的假日。

雪顿节——传统雪顿节固定仪式

藏历六月二十九日

藏历六月二十九日,做一些“谐泼”,相当于现在的领导接见和开幕式,也就是各地区的藏戏团体来到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哲蚌寺。


藏戏常演剧目之《文成公主》

藏历六月三十日

藏历六月三十日,搞传统的“哲蚌雪顿”。这一天正是哲蚌寺举行浴佛节,要把几十丈高的锦缎绣绘佛像大唐卡,由几百个青壮年喇嘛一字长蛇阵地抬着,宗教乐队为其伴奏,抬到寺院西北边的陡斜的后山崖上铺挂起,让数以千万的僧俗群众来瞻仰礼拜。同时,这一天也是哲蚌寺维持政教活动正常秩序的铁棒喇嘛“格贵”每年换任的日子。

藏戏常演剧目之《郎萨雯波》

藏历七月一日

藏历七月一日,各团体相继到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规定的地方朝拜,跑演一遍“谐泼”仪式。


藏戏常演剧目之《诺桑王子》

藏历七月二日

藏历七月二日,孜恰勒空和僧俗官员等在罗布林卡内选地搭起帐篷和围幔,摆放地毯、卡垫、食品和娱乐用具等,以准备看戏、玩乐和朝拜等活动用。这天开始由四大蓝面具派戏班轮流正式献演。


藏戏常演剧目之《直美衮登》

藏历七月三日至六日

藏历七月三日至六日,规定由迥巴、江嘎尔、香巴、觉木隆这后期新派蓝面具四大团体,轮流在罗布林卡戏台上,演出传统剧目整本戏,有《顿月顿珠》、《诺桑王子》、《文成公主》、《斑玛文巴》等。这几天,是雪顿节藏戏演出高潮阶段。


藏戏常演剧目之《卓娃桑姆》

藏历七月七日

藏历七月七日,早期白面具派藏戏最大的团体扎西雪巴,在罗布林卡举行演出活动。主要表演白面具派的开场仪式“甲鲁温巴”和结束仪式“扎西”,以表示雪顿节主要的活动圆满结束,欢庆祝福,祈赐吉祥。


藏戏常演剧目之《苏吉尼玛》

藏历七月八日至十五日

藏历七月八日至十五日,各藏戏团体纷纷到拉萨各地区演出,称为“拉萨雪顿”。


藏戏常演剧目之《顿月顿珠》

藏历七月十六日以后

藏历七月十六日以后,藏戏团体开始纷纷回本地区演出,个别藏戏团体也有被邀请去城外郊区演出的。


藏戏常演剧目之《斑玛文巴》

8月的西藏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