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走进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寻访古刹的前世今生

  2016-11-17 10:00
在来日喀则之前,我曾在去年十月份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西藏专辑上看到了过《琼布仁波切:“90后”转世灵童的科班之路》这篇文章。文中提到了后藏最大的寺庙—扎什伦布寺。来日喀则肯定得去参观一回。

在来扎什伦布寺之前,我曾去过甘南的夏河拉卜楞寺和青海湟中的塔尔寺,对藏传佛教寺院的氛围很是喜欢。

到达扎什伦布寺已是下午三点半,二月的日喀则,白天阳光灿烂。暖暖的阳光照在寺庙的金顶上,非常耀眼,黄灿灿的,与远处巍峨的雪山互相辉映着,很是漂亮。



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是日喀则市最大的寺庙,也是后藏地区的宗教文化中心,与前藏地区的大昭寺遥相呼应。拉萨山南地区称为“前藏”,日喀则为“后藏”。 扎什伦布寺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


扎什伦布寺藏语意为 “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寺庙建于1447年,1713年成为历代班禅的驻锡地。1961年3月,扎什伦布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1月29日,西藏嘉黎县6岁男童坚赞诺布在拉萨大昭寺通过金瓶掣签,被正式认定为第十世班禅的转世灵童,并于12月8日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坐床继位。



扎什伦布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周围筑有宫墙,宫墙沿山势蜿蜒迤逦,周长3000 多米。寺内有经堂57间,房屋3600间,整个寺院依山坡而筑,背附高山,座北地向阳,殿宇依次递接,疏密均衡,和谐对称。

在扎什伦布寺,不管你从哪个方向进入,一定有一个被高原阳光照得发亮的东西最先进入你的视线,那就是扎什伦布寺壮丽的展佛台。它是由5000多立方米的石林砌成的。台高32米,底宽42.5米,墙厚3.5米,整个台身由长短不同,厚度相同的块石交错砌成。台基深入山岩,历经数百年风雨,毫无残败的痕迹。它是如此雄伟,如此高大,如此神圣。加上建在山腰上,使它在辽阔的年楚河河谷里极为醒目,极为璀璨,极为夺人眼球。每年藏历的5月14日到16日,是日喀则的展佛节,这3天内,展佛台上要分别展示1000多平方米的无量光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绣像。



每年的藏历正月初五,每年这天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举行重立“塔钦”(即经幡旗杆)仪式,把饰有崭新五彩经幡及黑牦牛皮等的旗杆重新立起。成千上万信教群众前来烧香、朝拜,把吉祥的“切玛”(即糌粑)撒向空中,祈祷新年风调雨顺。我去的那天是正月初四,碰上了“塔钦”仪式的筹备工作。













扎什伦布寺的十世班禅灵塔祀殿,原本是殿门紧闭的。有几个藏民在敲门,于是我也试着敲门。很幸运地,这间大殿开门了,我得以在十世班禅灵塔前参观朝拜了一番。灵塔名为“释颂南捷”。据说,这座供奉十世班禅法体舍利的金质灵塔,从国务院拨款6400万元、黄金 600多公斤、白银200多公斤以及其他珍贵材料。




十世班禅灵塔祀殿总建筑面积为1933平方米,高度为35.25米。祀殿主体为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用花岗岩砌成,殿墙厚度达1.83米,达到八级防震要求。整个建筑以西藏古代宗教建筑风格为主,采用现代工艺和古代建筑风格相结合的方式,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投资最多、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灵塔。


夕阳西下,我离开了神圣的扎什伦布寺,回头遥望着夕阳下的寺院,突然想起了《仓央嘉措诗传》中的那句:我独坐须弥山巅,将万里浮云一眼看开。



从起点回到原点,相同却又不同,苍老着容颜,而心却未改变。或许,人生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