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西行记(一)

中国西藏网  2020-04-30 11:01

 

  每个文艺青年都渴望穿行青藏高原,科研工作者同样拥有自已的梦想,而我算是一个从事科研工作的文艺青年。感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甘霖等老师的厚爱,让我参加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活动。关于本次调查的必要性,赵玉国研究员如是说:土壤资源清单无论在科研和生产上都十分重要,目前青藏高原没有精细的土壤图,已有的工作尚存在一些缺憾,土壤类型不完备,从国家战略角度急需完善提高。另外,按照土壤发生学原理,可以从土壤的角度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过程。整个科考行程自2019年7月下旬开始,历时一个月,收获颇丰。

  图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活动成员合影

  地理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以西藏自治区为主体,东临四川、云南;北靠新疆、青海;南部与西部分别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接壤,国境线长达3840公里,境内东西最长2000公里,南北最宽1000公里,土地总面积120.4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构成我国西南部的高大原面。自第三纪以来,印度板块不断插入基底部,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致使原来1000米的原面,抬升到4000-5200米,形成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大原面,其上还矗立着一系列高大山系,构成“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山系及河流在板块运动的作用下,多呈现东西走向,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概莫如此,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及印度河、恒河等国际河流的上源或流经地,星罗棋布的大小1500个湖泊多为内流咸水湖,河流在藏语中称为“藏布”或“曲”,而“措”是湖泊的简称。

  本次科考从拉萨首发,进日喀则,沿雅鲁藏布江一路向西,经阿里进入和田地区,顺塔里木盆地南缘经于田进入格尔木,再上高原过可可西里进三江源。沿途大的地貌类型有极高山、高原、戈壁、沙漠、河流、湖泊、草甸、沼泽等。特色性地貌类型有:风蚀方向明显的丹霞地貌、近代湖泊侵蚀形成分层明显的扎达土林等。

  图为沿途地貌

  图为沿途地貌

  虽然我国西部总体上环境恶劣,人烟稀少,但也有一些生机勃勃的地点,在广袤高原、茫茫沙漠和连绵戈壁上,零星分布着一些盐矿、油矿、铁矿、石棉矿等企业。尤为可观的是盐矿企业数量多、分布广,而湖盐的味道居然是涩大于咸。个别油田如青海省茫崖市花土沟附近密集分布着成百上千个日夜采油的抽油机,实在是蔚为壮观,为沉寂贫瘠的戈壁增加一分亮色。

  图为沿途地貌

  图为青藏高原土壤

  电影《不见不散》中葛优红口白牙地勾画过这样一幅炸开喜马拉雅山改造青藏高原的宏伟蓝图,“美丽的青藏高原摘掉了落后的帽子”“变出多少个鱼米之乡?”虽为戏谈,还是借题发挥,突出一下青藏高原的特点。高原上因气候干旱,地表疏松风化物深厚,如果降水量突然提高,地表将剧烈改变,多数地方表土流失,河流阻塞,多少个山口将暴发泥石流,最终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交通电力通讯全面中断,家园不再,而环境生态则更是要毁灭性重建。所以戏谈只能是戏谈。

  土壤

  所有可以被人类社会利用的物质实体称为资源,土壤无疑是极端重要的资源之一。壤者,良土也。按土壤物理学划定标准,土壤中砂、粉、粘三相比适中的土才可称之为“壤”,而生产科研实践中“土壤”已泛化为一个总称。

  青藏高原地域辽阔,生物气候条件复杂,主要形成了一系列的高山土壤,在土壤科学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已形成较统一的结论是,青藏高原所有土壤划分为9个土纲、28个土类、67个亚类、362个土属和2236个土种,青藏高原上土壤按面积大小排列,最常见的土纲是高山土、干旱土、初育土、盐碱土、漠土等。

  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湿润的印度洋季风,因此青藏高原在同经度带形成了高光照、低温、干燥的独特成土条件,一些典型的成土过程在我国其他区域反而比较少见:一是钙积过程,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钙的碳酸钙盐发生移动积累的过程,钙积层的形态主要有假菌丝体、结核等;二是盐积过程,是指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与地下水和地表水相关的现代积盐过程和脱离水作用的残余积盐过程,典型的地表特征有不规则盐斑,有些土壤发生层次可以发现厚达20厘米以上坚硬的盐盘。

  另外有一种独特的成土现象是干旱表层。在因无植被或植被太少,生物作用影响微弱,干旱土表层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结构性差,强风吹袭和暴雨打击下容易结皮。同时雨水使表层碳酸钙转化为重碳酸钙而迁移,后者分解释放二氧化碳气泡,由此表层极易形成孔泡结构。

  图为青藏高原土壤

  图为青藏高原土壤

  植物

  生物属于五大成土因素之一,植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特别明显,而植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气候、地形、母质等其他成土因素。植物以多变的姿态和丰富的用途出现在生产和生活当中,相对于其他成土因素,公众对于植物的认知更加形象具体。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多次分析讨论了植被覆盖度、长势与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关系。所观测到的两个明显现象是青藏高原上山体阴坡植被覆盖度、长势好于阳坡,高海拔地势区植被表现出同样的现象。我们认为,造成这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换句话说是蒸腾条件。山的阳坡太阳辐射高,低海拔地势区温度高,两种情况的相似结果是蒸腾量大,从而造成植被稀疏。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知道:青藏高原降水量低是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条件,所以呈现如此现象,在降水充足的地区植被的分布现象必定不同。

  青藏高原植物处在低温、生长期短、辐射强、风力大、营养物质缺乏、生境不稳定等恶劣条件下,因此植物为了适应环境进化出了特殊形态。从外貌来看,首先是植株矮小,高原上既没有参天大树,又无高大的灌木草本。其次是莲座状、座垫状的生活型。再次主根多粗大而深入地下,保证了地上部分的水分供应。最后一个特点是茎叶上毛绒特别发达,具有减少水分散失和抗风沙的作用。

  图为青藏高原植被

  新疆干旱戈壁上生长的植物则表现出不同于高原的特点,如杨树生活型不同于华东品种,全树枝条并拢,密植后广泛用于防风沙。“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的胡杨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构成荒漠一景。而红柳也给贫瘠的河床增加浓浓的暖色。

  图为胡杨

  图为红柳

  动物

  借助影视作品等公众传媒,大众对青藏高原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按照公众的熟悉程度,牦牛应该是排在第一位。这种披着长长体毛的动物广泛分布在青藏高原全境,在地形陡峭、植被稀少的超高海拔地区,没有羊群但有它们的身影。牦牛多采用放养的模式,早上放出去,晚上自已归家。牦牛肉也变成了牧民重要的食物来源。

  图为藏野驴

  图为黄羊

  在野生动物当中,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藏羚羊而是野驴。这些体型高大健硕的漂亮精灵背部浅黄色的短毛,而近腹部变成白色,时常三五成群或两两成对出现在附近,距离稍近时它们并不马上逃走而只是警觉地抬头注视着你,如果再近它会因被打扰而发出埋怨的不满叫声,有些时候它们还会挑衅式地随着车辆并行竞速奔跑,略有高原反应的我只能以钦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些当地骄傲的“主人”。

  接下来印象深刻的一种动物是黄羊,虽然没有藏羚羊名气大,但个人直观感受是分布更加广泛,数量更多。黄羊学名普氏原羚,全身黄褐色,臀斑白色,仅雄性有角,双角角尖相向钩曲。单论外形,个人感觉比藏羚羊还漂亮,行进途中遇几支小羊羔过路,时走时奔时停,呆萌可爱。

  藏羚羊体形也与黄羊相似,但比黄羊大,更加健壮。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厚密绒毛,藏羚羊的底绒非常细软,质地极佳。雌兽没有角,雄兽有角,角形特殊,细长似鞭,乌黑发亮,从头顶几乎垂直向上非常漂亮。因国际市场对藏羚羊绒制作的沙图什披肩的需求,使得它们在20世纪最后20年遭遇大量偷猎,数量急剧下降。藏羚羊美丽的长角也成了它们招来祸害的原因。可可西里蒙语为“美丽的少女”,但历史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血腥。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近年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大,藏羚羊已根本不惧怕车辆和人群,在高原上毫无防备地进食和游荡。

  图为索南达杰烈士纪念碑

  高原上还有一种常见的小动物—鼠兔,它古怪的外形,曾令最早发现它们的生物分类学家们头疼不已,迟迟无法为其定义所属科目,也无法为其命名。鼠兔在地面上打了很多洞,车辆经过时这些毛茸茸圆滚滚的小东西就四散逃遁,远处的就毫无妨碍地悠然自得,从牧业的角度可以讲鼠兔对草原有害,但出于信仰藏族百姓并不捕杀它们。至于鼠兔对环境的作用,学术界始终存在争议。

  图为鼠兔

  在其他的动物中,黑颈鹤无疑是美丽的,而藏狐皮毛杂乱。不怎么讨喜的乌鸦在这里变得体型巨大,偶尔从头顶飞过时,硕大的翅膀扇动气流,简直就像小型直升机经过。(中国西藏网 文/王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