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龚滩,一个沉入江底的千年古镇

  2017-08-08 10:06
   
题图:依江而建的龚滩古镇一角
说起游览古镇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古镇人们无外乎想要看看古镇建筑和当地的人文传统,亲身见证历史的发展和古老文明的传承。
今天我们看到的龚滩古镇坐落在乌江边的山坡上,是重庆酉州县的一个景点古镇。然而真正的千年龚滩古镇却静静地躺在一里开外的乌江江底,隔绝人间烟火,享受着不被干扰的平静生活。
来到这里,看不到真正的千年古镇真容,除了深深的遗憾之外,只能用标题“龚滩,一个沉入江底的千年古镇”在心里默默表达对她的敬意和祝福,尽管这里不是我的故乡。
当代著名油画家吴冠中先生写到:“龚滩古镇。是唐街,是宋城,是爷爷奶奶的家”。那是因为在画家眼里,龚滩历经1700多年的岁月沉淀,古镇的一砖一瓦,每一个台阶,每一扇窗户都是画,都是景,每一张面孔,每一个背影都是浓浓的乡愁。
“古盐道”从古镇中心贯穿而过。走在石道上,仿佛听到当年先民们运盐挑担的脚步声。
说起古盐道,就不得不讲讲盐的故事。四川古称“巴蜀”,源于产盐。古代时,当地人架设盐井,从地下打出盐水,熬制成斗状的盐巴,然后运往各地。据说北方民族为了获得盐巴不断派兵攻打巴蜀,最后留下军队驻守产盐之地,以确保食盐能源源不断输送到北方。
久而久之北方将士与当地民女通婚,彪悍的北方壮汉与娇弱的巴蜀女结婚成家,造就了四川美女代代辈出。今天的成都、重庆美女如云,就是先人们的基因结晶。原来,四川盛产美女竟然和盐业有如此源远流长的地缘关系,这恐怕是很多游客想不到的吧。
我们现在看到的龚滩古镇盐道一直连接到湖北恩施大峡谷,通往中原,通往漠北。但是,今天的这条古道早就湮没在崇山峻岭之中,已经不再承担运盐的使命,就像云南的“茶马古道”一样退出了历史舞台。古道留给我们的是先辈们脚步声声的千年绝唱和一段段心酸的“盐味”故事。
社会发展改变了龚滩的命运,2004年7月,乌江彭水电站项目建议书获国务院总理办公会审议通过。乌江彭水水电站横空出世,高涨的水位将龚滩古镇从此封入江底。2008年当地政府在龚滩原址一公里左右的地方重新复建了古镇。据说还是按照一比一原样复制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古镇模样其实这是一个古董复制品而已。它的原汁原味已经和乌江水融为一体被稀释的无影无踪。
下面的图片第一部分是清澈的乌江。第二部分是古镇的建筑、人文。

2004年7月,乌江彭水电站项目建议书获国务院总理办公会审议通过。
乌江彭水水电站横空出世。

古龚滩湮没于江底后,现在的龚滩成了乌江畔AAAA“古镇”景点。

在这里坐游船,巡游乌江。

江边小景


面对平静的江水,是不是很想看到江底的千年古镇?
第二部分:古镇街道即景(见下图)


这样的建筑,从砖墙来看,就是近年复建的。

“古盐道”从古镇中心贯穿而过。走在石道上,仿佛听到当年先民们运盐挑担的脚步声

川主庙供奉的是李冰。李冰修建都江堰,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被封为川主。四川境内各水域均设庙塑像,祭祀供奉。龚滩川主庙当年香火旺盛,庙外一街皆卖香烛,茶馆、旅店、红烧馆云集,上码头脚夫、小贩皆活动于此,来往之客如潮涌动,不下千人,当街整日烟雾弥漫。遗憾的是文革期间被拆毁了。现在是修复的川主庙。






如今的古盐道上,人们搬运的是液化气钢瓶。






这条石阶路,就是古盐道的一部分。

江边新建的仿古吊脚楼。

龚滩土特产商铺

老街转角亭



这是一家开饭店的人家,过年了,没生意。自家人在一起吃饭。

这张用棉毯围起来的餐桌里面,有一只取暖器。龚滩特色的取暖。

古镇上的外来妹

古镇酒吧

83岁的留守老人



液化气钢瓶和柴火共存的取火方式

对于获取任何“得与失”的利益,从来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眼前的,短期的,二是长远的,永久的。做何种选择,取决于时人的眼光和智慧。在筑坝蓄水湮没古镇这件事上,以牺牲古迹为代价换取眼前利益的做法,是不是当时唯一的选择,后人自有评说。
乌江水电站淹没了古镇原址,比起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淹没了白帝城等古代遗址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在功利和政绩观面前,古镇、古迹在有些人眼里简直是一文不值。为了一时的某种需要,毁古迹,造仿古的愚蠢行为几近疯狂,遍及各地。更要命的是,复建的古镇从此中断了延续千年的人文传统,令人扼腕叹息。
我们不知道未来龚滩古镇有什么样的命运,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相信,在江底的古镇,有了江水的保护,反而更安全了。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龚滩的后人也许会让古镇重见天日,回到人间。
   
本月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