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红石峡: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群

  2017-11-28 10:31
红石峡又名雄石峡,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北3公里处。红石峡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不息,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著名教育家、书画家,刘志丹的老师王森然先生书写“红石峡”三字刻镶于峡亭之上,为古迹增辉,红石峡内存在着陕西省最大的摩崖石刻群,它是我们“陕北晋北行”第五天行程的第一个景点。




关于红石峡的起源,《榆林府志》说:宋朝时,榆林这一带归西夏国管。当时红山有股泉水自穴中涌出。西夏国王李继迁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派人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埋葬祖先,复引水其上。因此,在红石峡水库的普济桥东侧原立碑一座:“西夏王李继迁葬乃祖彝昌于此。”现碑已毁。红石峡谷长约350米,东西对峙,峭拔宏伟。峡内榆溪河水流湍急,林木青翠,群花生艳,景色优美。




另一种说法是,1472年,余子俊任延绥巡抚都御使,准备修长城。当时,红山北边,清水河的水汪了个大海子。海子中间的水寨中住着一伙抢夺蒙汉人民牛羊、粮食、衣物的水贼。为消灭这伙强盗,余子俊便派人在此凿石为渠,引海子的水从榆林城西南流入无定河。水退后,余子俊派大军消灭了这股强盗。当时,把凿开的石峡叫红石峡,引入的渠水叫榆溪河,两岸凿修的灌溉叫广泽渠。




红石峡东崖高约12米,长250米,西崖高18米,长284米,两壁双峰对峙,峡内玉溪河水流湍急,穿峡直达城西。依壁凿石成窟,据史料记载,有44窟,窟内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题记,据记多为明清民国初所创,“文革” 中尽遭破坏,所存无几。原有摩崖石刻160多幅,现仅存大小题刻120余幅、大小石窟33处,大多分布在东崖,西崖仅有5窟,但已面目皆非,今非昔比。




据统计,红石峡题刻、石匾和各类碑记共有200种之多。更有蒙文题刻,堪属一绝。它们虽久经风雨剥蚀,但其雄姿英貌经久未衰,向来被人们誉为塞上小碑林,是陕北书法艺术的一座宝库。




“磐石千秋”,上款:光绪二十五年荷月(农历六月荷花满池放,俗称荷月),下款知榆林府事光昭书和榆林县事孙云宫书,孙云宫是山东招远人,光绪二十二年任榆林知县。“磐石”是指大而坚固的石头,寓意坚定、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题刻意指延绥镇雄关永固不失,边疆太平,寓意朝廷江山千秋永固。




“功在名山”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李棠所书。李棠,14岁时在榆林考中秀才,18岁赴长安中了举人。民国年,出任陕西靖边县县长,在执事三年期间,深受百姓爱戴,百姓称颂其 “两袖清风,廉洁奉公”。1899年,书写 “功在名山”,赞誉刘宗周、高折五两位老先生德高望重、业绩昭著。



本月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