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2024-12-06 2,945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春节申遗成功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图源:新华社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来源:央视新闻
 
 你知道中国的非遗资源有多少吗?转换成数字你可能更有概念

截至2023

中国有近90万项非遗资源

1570项国家级非遗名录代表性项目

42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

总数位列世界第一

西藏作为我国的非遗大省(区)

拥有超过2000项国家级、省(区)级

市县级非遗项目

今天小编就带你们走进日喀则

领略3种传承了千年的手工技艺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拉孜藏刀 图源:文旅日喀则

 

藏刀

最著名的刀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摄影师/安多文化

 

而要讲拉孜藏刀,就必须要先讲藏刀藏刀,也称作为“折刀”

传说是为了纪念英雄折勒干布而得名

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刀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藏刀 摄影师/阿拖施晓君

 

在西藏历史上

佩戴一把好的藏刀既是个人审美的表达

也是家族地位与实力的象征

由于藏刀的材质和佩戴者的身份和地位不同

藏刀有许多具体的称谓

宝剑、腰刀、扑刀、长刀、刺刀、矛尖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西藏博物馆收藏的藏刀 摄影师/格桑伦珠

 

藏刀是西藏人必备之物

既可用来切肉、护身,也是一种装饰品

其精美的手工雕刻、坚韧的钢板材质

以及传统的家庭手工作坊

构成了西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藏刀 摄影师/橙子

 

拉孜藏刀

千百次敲打的艺术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摄影师/安多文化
“拉孜藏刀”

产于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

以刀刃锋利、图案雕刻精细、工艺复杂而闻名

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其共分为两大主流流派

拉孜藏刀,代表人普达瓦

孜龙藏刀,代表人次旦旺加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次旦旺加 图源:西藏旅游杂志

 

拉孜刀一般都采用传统的刀把装饰工艺

缠铜或者银

除此之外,在刀刃与刀把的结合处

拉孜藏刀与其他藏刀也有所区别

拉孜藏刀会有精致的包铁外延

而且拉孜刀的血槽也比较规整

比起一般的藏刀

其血槽的线条感更强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次旦旺加 图源:西藏旅游杂志社

 

拉孜藏刀最大的特点是钢刃特别好

一把真正的孜龙藏刀

出炉前要经过淬火、锤炼、打磨

抛光、刀鞘的制坯、刻花、上色

等20多道工序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图源:西藏旅游杂志社

 

孜龙藏刀还有一个醒目的特征

就是具有磁性

可以轻易吸起一把铁锯片

要知道钢是不可能具备磁性的

唯有铁才具有这个功能

其背后巧夺天工的技艺

在这个世代造刀的家族代代相传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摄影师/琰棱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摄影师/橙子 

江孜卡垫
上世纪远销海外的“奢侈品”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图源:西藏旅游杂志社

 

日喀则市江孜县不仅仅是“英雄城”它还是西藏著名的“卡垫之乡”

江孜在传统“卡垫”手工技艺的基础上

不断改进和创新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孜地毯

江孜“卡垫”反映了一千多年间

西藏织造技艺发展的历史

其图案、纺线、染色

织造、剪毯等方面都非常出色

具有织造技艺独特

色泽鲜艳和谐、毯面柔软的特点

艺术价值极高

2006年,传统“卡垫”手工技艺被评为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图源:云端珠峰

 

早期的江孜卡垫没有图案,且颜色单调,后来一些织工借鉴内地绸缎上的图案、唐卡和壁画,设计了“二龙戏珠”“彩云飞龙”“青龙彩凤”“花鸟”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样,为早期的卡垫注入了新的色彩。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图源:云端珠峰

 

江孜卡垫重表现、重创造,追求情的合理而不是形的酷肖,它的色调跳跃、强烈,对比鲜明,线条对称,让人在欣赏和使用它的同时,产生美的联想,唤起心灵的愉悦。

 

放眼今时今日你我所看到的卡垫,鲜丽的色泽、柔软的毯面、丰富的图案,以精致的传统工艺享誉全城、扬名内外。

 

江孜氆氇
走向世界的手工之美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图源:云端珠峰
既然来到江孜

那就不能不提一下江孜氆氇

犹记得今年9月时节

那青稞田里秀出的民族风采

至今还历历在目!

以青灰色山脊线为幕

金黄色田地为台

专业模特身着氆氇新品

沿S形秀道款款而行

30位西藏氆氇手工匠

现场展示氆氇梳毛捻线的繁复工艺

这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融合!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图源:西藏日报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图源:西藏日报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图源:西藏日报

 

氆氇,藏语意为“细羊毛织品”

是西藏具有民族特色的纺织品之一

其工艺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其中,江孜氆氇以其精湛的编织技艺闻名遐迩

2009年,“江孜协玛氆氇编织技艺”

更是被列为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图源:中国日报网

 

江孜氆氇一般自天然雪域取材以绵羊脖颈下14.3—14.9微米的珍稀细软毛为原料

要经历反复的清洗、梳理、染色

纺线、织造等多个步骤

才能形成一块块色彩斑斓

图案丰富的氆氇制品

通常,工匠们需要投入超过一周的时间

甚至更长时间

来完成这样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

它,是工匠们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图源:中国日报网

如今的江孜氆氇,从高原小城出发

飞向了世界更大的舞台

它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着西藏文化的魅力

那细腻的质地、独特的设计

不仅赢得了世界的认可与赞美

更让每一位接触到它的人都能感受到

那份来自高原的温暖与纯真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图源:新华社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如今

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

非遗的保护工作中来

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非遗买单

它传承的不仅仅只是一种技艺

更是一种文化

一种属于中国的传统之美

所以来西藏旅游的你

可不要被美景晃花了眼

而错失了这么美丽的手工艺品哦!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本站在建设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若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日内删除。

玩转西藏 文娱西藏 燃起来!春节申遗成功!在非遗中更爱西藏了 https://www.51wzxz.com/17163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