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珠寺,一座有3000年历史的寺院,却连藏族人都很少知晓;它尊崇的宗教曾在历史上兴盛一时,如今却被迫退守险峻高寒区;它位于海拔4800米的高寒区,却能在险峻山壁间建造令人瞠目的寺庙僧舍。
它的存在,会颠覆你对西藏宗教的认识!
▲ 孜珠寺,小红书
介绍孜珠寺前,需先了解其所在地,“西藏最后的秘境”——昌都。
作为西藏第二大城市,昌都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茶马古道从这里经过,古老的宗教在此延续。
但进藏的旅行者或是直飞拉萨,或是在此短暂停歇,很少有人深入昌都,所以昌都保留许多未被人发掘的目的地,它也被称为“西藏最后的秘境”。
▲ 孜珠山,500px:时光印
拜访孜珠寺,需踏上317国道,从昌都抵达丁青,这是一条让初次进藏旅行者心惊胆战的路线。
陡峭的高山峡谷、浩渺无人的环境、长时间的车程……让人憎恨的同时,也会让人欣喜若狂。
沿途你会看到,牧场的牛羊,红色的河谷,辉煌的佛殿、古老的塔林,还有面带淳朴笑容的僧侣与孩童,这一切都是不可多得的雪域记忆。
▲500px:menkuang
想拜访孜珠寺,你需要丰富的驾驶经验和足够的运气,因为这段路程道阻且长。
从昌都出发,一路沿着褐色峡谷前进,从317国道下来向孜珠寺进发后的路况,只能用“曲折难行”来形容。
翻山越岭穿峰而过,11公里山道全是沙石土路,坑洼不平,崎岖蜿蜒,共有43个拐头,一边是光秃秃的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壑。
地狱级的路况让旅游团望而却步,因此最大程度保持了孜珠寺的本色。
当你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目的地,仰首望向筑造于嶙峋高山间的孜珠寺,你会莫名感叹,这里到底是不是异星球?
▲ 孜珠寺,500px:Arthur Zha
它雄踞在丁青县著名的神山——孜珠山,海拔4474米,远高于拉萨的大昭寺,是西藏最高的寺庙之一。
宗堡式的房屋建筑在孜珠山梦幻般的悬壁与洞穴上,山巅下是金顶红墙的大殿,僧侣修行白色小房子就斜插在山崖上,令人感到仿佛置身于星球大战电影中的某处遗落的世界。
最为奇幻的是,山峰上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天门,传说大鹏鸟曾从这里飞过,远远望去,充满了神圣且迷幻的气氛。
▲ 孜珠寺,500px:云南大兵
借助窄窄的梯子,登上天门,鲜艳的藏东丹霞地貌尽收眼底。
走进庄严宏大的孜珠寺大殿,描绘苯教花纹的粗大立柱直房顶,顶上绘有精美绝伦的苯教壁画,身穿红袍的僧人在殿内参悟经典。
金碧辉煌的屋顶,震撼人心的红墙,庄严宏伟的主殿,即是不是信徒,在气势恢宏的孜珠寺面前,你也能感觉到来自藏地强烈的磁场。
孜珠山的圣迹比比皆是,岩壁和洞穴里自显的佛像、坛城、真言,令人目不暇接。这里还有代表六道轮回的绕山隧道,许多藏族人民虔诚的不远千里来此朝拜。
第一眼看上去,孜珠寺和其他藏地寺庙似乎没明显的区别,只有做过功课的人才知道,孜珠寺并不是一般藏传佛教的庙宇。
它是西藏最大、最早、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也是保留苯教仪式、仪轨最完整的寺院。
▲ 孜珠寺,500px:岁月绵长
西藏被称为“雪域佛国”,藏人普遍信仰佛教,但是佛教于7世纪中叶才传入西藏。
在此之前,藏地大部分地区盛行苯教,这是一种发源于西藏古象雄的“冈底斯山”和“玛旁雍错湖”一带的本土宗教。
▲ 位于那曲尼玛县的象雄古国遗址
象雄古王国的灭亡后,吐蕃帝国的崛起,佛教成为吐蕃的信仰。
苯教这个曾经一度掌握过西藏政教大权的原始宗教,不得不让位于佛教,到边远偏僻的地方隐藏起来,以保存自己的势力。
加上地处险峻高山,远离世俗社会,孜珠寺一直保持着纯净的修法氛围,并完整传承着古老的雍仲本教。
早在3000年前,当时的僧人信众就开始修建孜珠寺。
在荒凉的高寒高海拔的地区,没有现代工具的帮助,建造大规模的宗教庙宇,除了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更需要一往无前的精神力量,而虔诚的信仰给予了信徒们力量。
每年6月下旬到8月中旬为孜珠寺最佳朝拜时间,每年6月底,孜珠寺有一年一度的法会和跳神舞蹈。
跳舞时,僧侣们戴着各种面具扮演不同的角色,穿长袍、佩彩带、既有普渡众生的意义也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
除此之外,孜珠寺每12年举行一次大型的讲求因果,教人行善,倡导和平的苯教神舞――《极乐与地狱》。
全藏地区,唯有孜珠寺保留并能重现此舞的原貌。
数以万计的朝圣者不辞跋涉之苦,华服盛装地聚集在这海拔4800米的雪域圣寺,只为这一场最隆重的佛门盛事。
历代僧众用一砖一瓦一石块修建的寺院,历经风云变迁,仍屹立在雄伟山间。
秃鹫盘旋在半空,经筒不停地转动,耳边传来晦涩难懂的梵音,红袍僧人在山顶撒龙达,山风流动在天地间,扬起千年前的信仰。
海拔4800米的西天梵净,佛光闪闪的高原,三两步便是天堂,这就是孜珠寺!
TIPS
1、目前孜珠寺实行免门票的政策,可以自驾或者从丁青县城包车前往。
2、孜珠寺离昌都市丁青县城约45公里,路况不好,且短距离海拔上升很大,建议由有经验的司机开车前往。
3、从丁青县城出发,包面包车去孜珠寺,可以拼大车比较划算,可坐8人左右,出租车比较昂贵。
4、苯教转佛塔是逆时针方向,与藏传佛教顺时针方向相反。
来源丨藏客旅行
图片丨见下方标注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