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脉动·大国之道G219红色印记探线活动”正在进行中,请跟随探线小组的脚步,开启一场横穿阿里、日喀则、山南、林芝等地的旅行,寻觅G219景观盛宴,一起走进山南文化寻根之路。
藏文化源泉
山南,藏民族的摇篮,藏文化的源泉。
古称“雅砻”,又名“洛卡”,约四五万年以前,雅砻一带就有藏族先民繁衍生息,雅砻河谷的丰沃,谱写了“猴子变人”的传说,开启了藏民族的历史。山南,意思是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念青唐古拉山脉南方之意,地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东尾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南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
山南属于典型的藏南谷地,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平均海拔3700米。在文明之外,大自然毫不吝啬地将绝美的景致也泼洒在这片高原之上。山南境内最南的地区也沉淀着最斑斓的色彩——羊卓雍措、库拉冈日、白玛林措、勒布沟等,群山江河与森林峡谷彼此交织,幻化出一个个更为原始的秘境天堂。
我们向野而行,邂逅了山南雪山的壮美与庄严、湖泊的灵性和神秘,还有那遗迹断垣后的历史沧桑,那边境线上寂寞摇曳的花朵,山谷危崖旁车轮扬起的烟尘。
雪山、冰川、江河稠密,滋养着藏族、汉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十余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在各个版本的藏族人民起源的传说中,传播最广的就是神猴同罗刹女在山南的贡布日山结合,而繁衍出藏族人民。
在考古历史中,可追溯至公元前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从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到金属时代的冶炼痕迹都可探索一二。
西藏的氏族部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兴衰,经过合纵连横,以及弱肉强食,只留下最大的几个部落。从公元2世纪到公元6世纪,从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到松赞干布,先后击败并统一冈底斯山脚下的象雄部落、藏北的苏毗部落,以及藏东尼洋河谷的工布部落等后,完成了对青藏高原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开创了吐蕃王朝。
这段辉煌和传奇便是山南成为西藏之魂的由来,成就了今天它在西藏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吐蕃王朝这个崛起于山南的部落最终成了藏文化的代言。
我们此次的探线行程也是围绕着山南的自然、人文景观逐一展开的,为旅游者一一展开山南的多元与绚烂……
自然人文之美
在这片传奇式的土地上,衍生出诸多“第一”——第一位赞普、第一座宫殿、第一块农田、第一部藏戏、第一座寺庙等,无不展示出这块传奇之地的奇妙。
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库拉岗日山,在佛教传入前就已被视为西藏南方山神的居所,周围高峰林立,远远望去,6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宛若一道天然屏障,雪山巍峨、湖泊潋滟。我们抵达洛扎县时,3天连绵小雨终于在清晨稍有停歇,太阳翻越山峦,露出了丝丝曙光,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色乡,翻山越岭抵达白马林措。白马林措与库拉岗日雪山环山路线,被称为是中国顶级的徒步路线之一。
还有扎日神山,我们在抵达隆子县时,还从村民那里巡边之路与转山之路有部分重复。扎日神山东起错嘎湖,西至扎日乡曲桑村及塔克新一线山峦,被我国西藏乃至周边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视为“圣地”。此次行程中造访的勒布沟,被誉为“西藏最美边境县”,西临不丹,南与印度接壤,是我国西南边陲重要门户之一,一年四季常青,盛开着美丽的杜鹃花、茉莉花、月季花以及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堪称雪域高原一绝。勒布沟还是我国少数民族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具有独特的民族风俗。
在山南落脚那一日,还曾去拜谒过雍布拉康。登上扎西次日山,站在雍布拉康旁,从上而下,一览雅砻河谷,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在诉说过往,说着松赞干布的故事,唱着文成公主的赞歌。山脚富饶的雅砻河谷青稞片片,绿意盎然。山南的母亲河即是雅砻河,雅砻河流域是西藏古代文明的摇篮、藏民族的发祥地,有雪山冰川,田园牧场,河滩谷地,森林草甸,是西藏唯一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山南除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是灿若群星。我曾造访过桑耶寺,其造型是藏传佛教的宇宙中心“须弥山”,四面以对称方式修建寺院代表四大部洲,在大殿四角又建红、绿、黑、自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魔刹,素有“通向天堂的门户”之美称。
还有著名的昌珠寺,始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佛堂。还有敏珠林寺,是西藏的第一座佛学院,敏珠林寺出产的藏香,被誉为西藏三大藏香之一。而最为特别的当属卡久寺,在崇山峻岭之中,如同缠绕在山间的云雾,宛如仙女丝带,因此,又被称为“云上古寺”,有西藏“最美寺庙”的美誉。
红色山南
说到山南精神,我想最为典型的要数“隆子精神”“列麦精神”以及“玉麦精神”。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最先说的即是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1959年3月28号,彪炳千秋的西藏民主改革开启,废除了黑暗的封建农奴制,人民实现了翻身解放,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克松村作为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被载入了史册。
300名翻身农奴自发成立了西藏第一个农民协会,第一次拥有了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克松人,用最质朴的欢笑和歌声,迎接着西藏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贵族的太阳落下去了,我们的太阳升起来了!”这句让世人广泛熟知的歌谣,也出自克松人,它用形象的语言唱出了翻身农奴的心声。出生于1936年的扎西,经历过在克松庄园当差巴的黑暗岁月,也见证和参与过民主改革的庄严时刻。
在这位耄耋老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中,我们走近克松整洁干净的柏油马路、成排矗立的藏式庭院,感受着214户872名克松群众的幸福生活。一个村庄的时代巨变,正是广袤高原的发展缩影。山南市旅发局局长听闻我们要赶去洛扎,他建议性地说:“如果有时间,建议你去看看山南博物馆,那里有山南精神。”我问他山南是什么精神,他说:“多了,比如列麦精神。”当我们的行程还在隆子县时,列麦乡“列麦精神”就如雷贯耳了。
上世纪60年代,时任列麦公社党支部书记的仁增旺杰带领列麦群众坚定不移地听从党和国家召唤,以“不等不靠、不屈不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用一年时间在海拔4200多米的桑钦坝上拣出近千立方米的石头,磨坏1000多件藏犁、十字镐和铁锨等,开垦出1100亩荒地,把桑钦坝改名为“革命坝”。一时间,“远学大寨、近赶列麦”的口号响彻“世界屋脊”。
这一气吞山河的壮举,在列麦群众当中久久流传,逐渐沉淀形成了不等不靠、不屈不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人们称之为“列麦精神”。
时间的长河里没有哪一块石头能置之度外。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打响,在绵延的青藏高原与巍峨的喜马拉雅山下,张国华将军前线指挥部就建在勒布沟夏谷沟内一个悬崖绝壁下。那次对印反击战打得漂亮,事实上,1962年的那场战争从发动到结束也就不过两个月,中国军队最充分地利用了山南大自然给的宝贵且唯一的“窗口”,在大雪封山之前,结束战斗并捍卫了领土的完整。
而另一处海拔3600多米、每年大雪封山半年多的边境上,桑杰曲巴父女两代人却没有办法避开这残酷的天气。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守护着祖国的领土,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分肯定了他们的精神,玉麦群众守边固边的感人事迹极大地鼓舞了西藏人民,高度概括了爱国守边、忠诚奉献的“玉麦精神”。如今的玉麦新农村,宽敞的公路直通县城,一栋栋藏式小院鳞次栉比……
山南从不通公路到拥有第一条高速公路——泽贡高速;从土壤沙化农田退避三舍到雅鲁藏布江两岸筑起一道长160多公里的“绿色长城”,挡住风沙也挡住了人们的不适;从骑马、走路到拉萨,到开车
约两个小时就到达拉萨。而拉林高铁山南站的开通,也结束了山南市不通火车的历史 ,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直观地折射出西藏和平解放后在经济、旅游、社会发展上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就是我,“藏源”山南。
山南四条精品旅游线路
冰雪圣湖体验之旅
日托寺—鲁日拉观景台—嘎玛林草原—曲增温泉—宁金康桑景区—40冰川—普姆雍措—卡久景区—杰顿珠宗古碉楼—白玛林措—拉普温泉;
雅江藏文化溯源之旅
扎央宗溶洞—扎囊沙漠公园—桑耶景区—昌珠景区—扎西曲登—雍布拉康—思金拉措—沃德贡杰雪山—功德林草原—达古峡谷—崔久沟—拉姆拉措;
家国情怀红色之旅
克松村—扎西曲登—昌珠景区—雍布拉康—雅拉香雪山—强钦村—藏王陵—哲古草原—拉加里王宫—曲卓木千年沙棘林—拿日雍措—勒布沟—张国华将军指挥所遗址—岗亭瀑布—让荣湖—列麦纪念馆—张贵荣将军崖—斗玉珞巴民族乡—美丽乡村玉麦—扎日景区;
G219爱情之旅
扎西曲登—昌珠景区—雍布拉康—雅拉香雪山—思金拉措—沃德贡杰雪山—沃卡温泉—功德林草原—达古峡谷—崔久沟—拉姆拉措—列麦纪念馆—斗玉珞巴民族乡—美丽乡村玉麦—曲卓木千年沙棘林—拿日雍措—哲古景区—普姆雍措—岗布冰川—卡久景区—白玛林措—拉普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