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1日,对于以日喀则为核心区域的后藏地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是藏历木马年的12月初一,也就是后藏新年的日子。 |
后藏新年和拉萨的新年有几分相似,又不尽相同。对于想要感受西藏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藏历新年,又不愿在春节时远离家人的游人来说,1月到日喀则参加当地的后藏新年是最佳的选择。
这里玩转西藏网小提示:除了日喀则地区以外,拉萨的尼木县也是过后藏新年哦!小编这就带大家去看看明天后藏的同胞会怎样度过他们的新年!
新年洗头,预备过年忙
后藏地区的新年是从藏历的11月29日开始的。在这天,人们会举行“古恰”活动,在家里做个彻底的清洁大扫除,有时要在院子里燃放一堆火焰。
除此外,要在屋的正厅,别墅,窗户,厨房等的梁、门、壁、柱和木斗拱上,用土碱或糌粑画上表示吉祥的宝伞、金鱼、宝瓶、妙莲、右旋海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等八吉祥图。
男人将家里东西北三方向所象征密宗事部三怙主的佛部文殊、金刚部金刚手和莲花部观音的“玛尼堆”用白漆、红土、烟汁涂成白、红、黑三色,然后,男人梳上一种叫做“古扎思令江巴”的发型。
按照当地的说法,男人们在这一天洗头,家里会吉祥,工作会如意,头发会长得又黑又长。有意思的是,女人们在这一天洗头却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事情。
驱邪赶鬼,“古突”藏乾坤
这一天晚上,人们还要举行驱邪赶鬼的仪式。在一个断了只耳柄的陶罐里,放一个替身物品——用熬过的茶叶、酒糟、辣椒、萝卜根、烟灰、面粉做成的女鬼。
准备好后,先在家里摆上供品,后由家里的阿爸阿妈开头,往各人碗里盛上满满一碗面块汤,大家都喝三口,然后把剩余的往陶罐里倒,同时嘴里说:“粥我吃了,剩下的给你,一、二、三”。再将罐里的粥一滴一滴地倒九次,过后开始驱邪。
驱邪是拿一点揉好的面捏在手心里,把手纹清楚地印上去,捏成一个瘦形的圆形状,嘴里祈祷说:“带走邪气,带走邪气,鬼魔、波折、病痛、战争、灾荒、霜冻、冰雹等灾害一个不留地全部消除。”
接着诅咒:“洗的话没有不洁白的,熏的话没有不干净的,我背的话比一根羊毛还轻,你背的话比一根金子还重。”
说完各自把衣服的下摆撕下一丝线,把之前做好的“替身”包起来,吐一口口水,用锅底或灶里的烟灰抹成黑色,放进罐子里,有的村寨还给家畜驱邪。
驱完邪,用火把送鬼完后,大家回来按座次坐好,开始喝“古突”——面疙瘩汤,喝“古突”汤时,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碗里不要有刺蒺藜、歪脖子懒汉、鼓、两面派、碎瓷块、白面疙瘩、木炭、辣椒、油菜籽、果核、青稞、外绕线、大肚子等面疙瘩。
岁末起早,“四新”取回家
藏历的11月30日,按后藏习俗,是岁末的最后一天,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弥漫焦臭的最后一天”。
男子要到离家很远的土坎陡岩边去烧焦大年初一早上敬献的羊头。大年初一,年节的喜庆达到高潮。
东方刚发白,家里的媳妇或大女儿起早熬酒。鸡叫头遍时,把熬的酒送到家人睡的地方。喝了一两碗酒后,你若说:“现在不喝了”,就会被罚三碗;如果你喝饱了,再也喝不下去了,就会把酒倒在你头上,然后大家接着睡觉。
鸡叫三遍时,有些人家带着“切玛”、糌粑去取“四新”——从别人家牛粪里取“牛粪新”,从夏种地里取“土新”,从水源处取“水新”,从狗窝里取“粪新”。
新年之始,早饭吃羊头
初一早晨,也叫“初一油光光”,不但要给孩子头上抹许多油,还把烟灰和油混合起来,把家畜的角抹得亮光光的,挤出酒糟给家畜,富裕人家还用藏酒醪糟喂家畜,让家畜也大醉,给家畜献“酒新”和“竹素切玛”,在角尖上粘上酥油花,还把家畜的耳饰和旧颈套换成新的。
这时阿妈把右肩上的叫做“五宝帔”的披单横着祈祷说:“本地的地神明鉴,家中的家神明鉴,没有战争和饥荒,没有霜冻和雹灾,天雨适时降下,年景雨水常常调匀,财富福禄昌盛,人畜安康无恙”。
上面活动完后,开始吃早饭。阿爸阿妈给家中所有的人一份肉:一盘肉,一个羊头,一块血肠。分完肉,阿妈把五升粮酿的青稞酒放在座次的中间,在酒壶和壶口边粘上三大朵酥油花,上面横放一把酒瓢,媳妇或大女儿拿着酒壶,从父母开始,轮流着一杯又一杯地敬。
然后阿妈盛麦粥,初一的早晨的粥是麦粥,粥里面放有奶渣,人参果、肉等。并且谁要是喝不完的话,不但要在他的头上倒麦粥,而且还要罚喝一瓢青稞酒。
喝完麦粥,开始喝饭后酒。饭后酒是放在大木碗和牛角里,斟的酒要喝得一滴不剩,如果木碗里剩下一滴酒,就要罚“滴酒”,再倒一大碗。饭余酒后,人们喜吹玩什么,就玩什么。
新年第二天吃完早饭后,家里的老人带着孩子去祭祀土地神和护法神。由于当地人和左邻右舍都要聚集在祭祀土地神和护法神的地方,每一家人都用最好的服饰打扮起来,带上青稞酒和各类油炸食品。
新年的第三天,根据家里经济状况,在自家屋顶献上神烟祭神,插上招来运气的经幡。从第三天起,可以请客人到家里,家里人也可以到别人家做客,尤其是亲戚、朋友、恋人都要请到家里,每天隆重地招待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