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大白 于 2014-10-16 11:49 编辑
梅里神山,看那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带给我们一个蒙娜丽莎般的香格里拉印象,而梅里雪山就如同蒙娜丽莎的那一抹微笑,带着神秘的色彩走向我们。在拉萨甚至有这样的传说:登上布达拉宫便可在东南方向的五彩云层之中看到梅里最高峰卡瓦格博的身影,梅里雪山在藏族人的心中地位崇高,每年朝圣的脚步从未停歇,藏历羊年更是场面壮观。
逗留东坝文成公主曾在此歇息
左贡县藏语意为“耕牛背”,这块“牛背”的山坳里有一处在荒山之间长出的绿洲,那就是东坝——藏东第一民居。离开318国道,约1个小时的行程,翻过山头,这一片梯田簇拥着的村子就出现在眼前,安然地躺在群山深处,静静地注视着谷底奔腾的怒江。
我们随马帮顺着山坳蜿蜒而下,不多时就来到村道上,绿树成荫,两旁尽是青青的核桃,艳红的石榴花不时与人擦肩而过。私心想着要是成熟的季节来多好,随手便可摘一颗送进嘴里。当然,而今的东坝最有名的是葡萄,野生葡萄酒享誉昌都。
人们通常都认为西藏高寒地带种不了蔬菜水果,但其实它们在这里落户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据说三江源地区的葡萄种植历史至少有300年。而在左贡县下林卡的然八村就有一珠长达50米,已经150岁的葡萄树,而且还能结出甜美的葡萄来。我们内地所熟悉的石榴,在西藏不仅有优秀的人工培育历史,野生的石榴更是惊人,其实石榴原产地本是中亚,2000年前才传入我国栽培,但西藏的石榴分布面积之广,到底是原产还是传入,这至今还是个有趣的未解之谜。
传说因为文成公主经过这里时在此休息,所以整个东坝村子看起来像一个人躺卧在山坳里。传统意义上的“东坝”由普卡、格瓦、居拥三个阡陌相连的小村组成,三个村落之间相互通婚,有着外人听不懂的东坝语言和特殊的围棋下法。我有幸观得一场棋赛,就地画框,石子和树枝一放便黑白分明,虽然看不太懂,但每每都是东坝老人获胜,其中一定是有妙法的。老人说,随怒江而上不多久就是古时的茶马古道,以前东坝乡人也经商,家里也有马队,整个村子有100多匹驼马,往来川滇藏地区做生意。所以现在看来这偏僻的地方竟能建出这种在后藏中堪称“宫殿”的民居也就不稀奇了,想必围棋也是那个时候跟随商人传入的吧。这有点像早些时候的徽商大院,这些多年经商的人,家里定是殷实的。
踏进一处民居,高达数十米,多数都是三层,每层四五米左右,外墙色彩艳丽,内里更是雕梁画栋。几根柱子撑起房屋,祥云垫底,神仙度母盘旋而上,墙上画着八仙过海,吉祥图案,佛龛、藏柜、电视整齐排列,就连炉灶上都有精美的图案,正在生火的阿佳笑意盈盈地为我们奉上酥油茶,取自山上的天然泉水,自上而下流进民居中,喝起来更是格外甘甜。
晚饭吃的是特色的血肠、风干肉,就着葡萄酒,听着老人们说着东坝的故事。他们祖上本是吐蕃王室,受人陷害厌倦官场而迁至这一方世外桃源,东坝方言则是来自文成公主的梦中呓语。恍惚间竟有些醉意,难怪到过东坝的人都会醉宿在这里,醉在这葡萄美酒里,更醉在饭后锅庄上东坝女子曼妙的独特舞姿和那天籁般的东坝言语间。
318边道上的左贡寺
旧时的田妥镇是左贡的旧城,这里有左贡最大的三座寺庙,隔河相望的土卡寺和田妥寺,建筑风格独特,做工精细。我们在山脚下邂逅了左贡寺,建在象鼻上的左贡寺跟布达拉宫有几分相似。抬头仰望,半山腰上的转经筒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晕,虔诚的老人从经筒这头悠悠地转到那头。
随寺里的喇嘛拾级而上,边走边听他说着,这座始建于830年的古寺,原是宁玛派,后来改宗格鲁派,是左贡地区最大的寺庙。寺内措钦大殿在两年前的9月经历维修,附近的信徒和僧侣手把手共同修复了他们心目中的圣殿,喇嘛指着前方正在叩头的老阿妈说,维修的时候,她每天最早到,整理大殿青石台上的沙土,笑得合不拢嘴。喇嘛们每天零点起床念经,翻新后的左贡寺油漆色彩明丽异常,我们因为语言不通,只能在喇嘛们修行的大殿里默默行走,仰望殿堂,感受信仰带给我们的那份宁静。
自吐蕃时期的桑耶寺始建后,寺庙就如雨后春笋在这片高原上生长,不同宗派不同教派更是顽强地在昌都地区等到了绽放,这里就有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难怪有人说,西藏这片土地之所以令人向往,就是佛教给予的神秘。
踏上318国道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左贡县,这里可以看到梅里雪山的第二道神门——珠然神山。
县城背山面水,前面是玉曲河,背面依靠着闻名全县的,南下梅里必经的 “珠然神山”,珠然山有宁玛派有名的一处溶洞。当地人有传说转珠然山十二圈,相当于转梅里雪山一圈。因为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属羊,所以每 当羊年,珠然神山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据说每年的秋末冬初,成百上千藏民牵着羊口诵佛经转梅里雪山的场面让人叹为观止,其实,像这样一种变通的方法也为那些不能远行梅里雪山的人提供了方便。
现在,围绕着珠然神山开辟出了“珠然峡谷景区”,景区的灌木、柏树、云杉错落有致,草场平坦,春夏花海簇拥,奇山怪石无数,还可在山上鸟瞰左贡县城全景。
梅里主峰至今无人登顶
在左贡休整一晚,我们一早继续向接近梅里雪山的碧土乡出发。到达碧土前,我们要先路过扎玉乡雪坝村的帕巴拉神湖,因强巴林寺的帕巴拉活佛转世要来此观湖而得名,这有点像山南的拉姆拉错神湖,第三道神门“冬日神山”便环绕在神湖之畔。
汽车穿行在玉曲河大峡谷崎岖的山路上,周遭群山巍峨,云雾缭绕,林海漫漫。刚进入峡谷不久,我们就看到在原始森林中有两座人形石。传说那是梅里雪山的一对儿女去拉萨朝佛,走到这里时,因为思念故土,妹妹朝后不住张望,哥哥朝北远眺,这时刚好一道灵光显现,兄妹就变成了石像停留在这里。两兄妹高高耸立,相依相靠,为转山的人们指明道路,因为这里正是梅里雪山大转经道的必经之路,所以路过的人们都会停下来朝拜。
穿过觉玛乡的第四道神门——多拉神山,经过数天的千里奔袭,梅里雪山终于在我们面前露出了美丽的容颜。
梅里那座金字塔型的卡瓦格博峰被绵长的冰川和茂密的原始森林所簇拥,宛如天神屹立。藏文经卷中,梅里雪山的13座6000米以上的高峰,均被奉为“修行于太子宫殿的神仙”,主峰卡瓦格博“形如八座佛光赫弈的佛塔,内似千佛簇拥集会诵经”,被尊奉为“藏传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很多人试图登上卡瓦格博峰,9次不同国家的登山队都尝试登山但都失败,至今无人登顶此峰,而1996年后,国家明令禁止攀登梅里雪山。
梅里的每一座山峰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和传说。千百年来那些一批一批翻山越岭的朝山者,穿越邦达草原,翻越重重高山,叩开四道大门,信仰力量的伟大之处,永远不在于在神明面前磕了多少头,而是在于在来到神明面前时带着多么虔诚的心,经历了多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