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骑行西藏——前言:说走就走的旅行
从事了十年的管理软件行业,做过开发、实施、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服务过大型企业,也服务过小微企业,曾经同一时间负责三个项目,也曾经两年都在跟进同一个项目,突然间有种厌倦感,那种感觉就象三年前骑行川藏线连续吃了一个月的士力架,回来之后看到士力架都想吐了,于是对士力架产生了厌倦和恐惧。
于是我辞职了,决心自己创业。但是构思中的创业项目一再因为种种原因而搁置或拖延,于是萌发了去旅游散心的念头,本计划来个贵州深度游20天,同伴都约好了,后来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骑行西藏的召集,又再激起了我心中那一团火,就在电光火石之间决定转战西藏,狠心放了贵州队友的飞机,选择最短最烂的进藏路线——丙察察线和鲜有人涉足的山南S306线进藏,在两大网站(磨房和BikeTo)发了召集贴,然后以最快速度购买需要的装备和飞往昆明的机票,从决定进藏到买好机票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真是名符其实的说走就走的旅行。要知道去西藏旅行和去其他地方旅行是完全不同的,对处于珠三角的我来说,这次旅程要从夏天进入冬天,需要一次从氧气充足地区进入缺氧高原的适应过程,对骑车的我来说,我更是要准备充足的体能和适合的装备,因为这次走的不是一般的路线。
中秋节翌日(2014/09/09),独自背上行囊飞往昆明,再转车到大理,得到在大理工作也是此次骑行队友的曼姐接待,在单位宿舍腾出一间空房给我落脚,然后在大理买了一辆新的美利达公爵350自行车(¥1798元),再休整了一天,约好的小草也到达大理会合我们。
白天逛了一下大理古城,晚上又逛了一次拍夜景。白天已经逛过很多古城区的小巷子,很多白族老房子都陆续改建成客栈了,大理正在变成第二个丽江。
为什么选择丙察察线+山南线?
丙察察线是我国内地目前进藏的第七条公路,也是进藏路线中最为艰险,风景也最优美原始的路线,处在横断山脉的腹地深处里,山高峡谷深。这不是一条传统的进藏线路,起于云南最西北端的丙中洛,经西藏最东南端的察瓦龙,止于藏东南“禁止外国人进入”的察隅,所以简称——丙察察线(丙中洛~察瓦龙~察隅),没有正规的公路编号,一年也就几个月适合通行(当然包括10月)。这条原本是为了勘测怒江水利资源而开辟的简易公路(人马驿道),是茶马古道南线主要通道,它穿越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接壤转换地带,在地图上和GPS上都找不到,却在进藏的人群中享有崇高的声誉。真正的丙察察线,只有280多公里。可以分为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沿怒江到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察隅县察瓦龙乡的一段(87公里,工程于2000年9月动工修建,路基宽4.5米,属山岭重丘区四级路)和离开察瓦龙十几公里后离开怒江穿越原始森林,翻越三个4500米以上的垭口到达西藏的察隅的一段(约180公里)。两段路的风景截然不同, 路况也不同。
数据表明,从贡山县丙中洛至拉萨公路里程仅1200余公里,按正常行车里程两天即可抵达,是目前最短的进藏通道。
丙察察线骑行轨迹。看下方海拔图就知道,骑丙察察线除了前面的起伏路以外,后面要翻三座山。
而山南线(即省道306线)则是从林芝县八一镇到拉萨的除了318国道以外的另一条路线,全程600公里左右,主要经过米林县~朗县~加查~泽当~桑耶寺进入拉萨,基本上全程沿江河而行,先是尼洋河,然后是雅鲁藏布江,最后是拉萨河,路程比318国道稍长,不需要翻山,基本上是小起伏路,其中加查县到桑日县还有80公里的烂路,其他都是较好的路面。
山南是藏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西藏历史上的众多杰出人物都诞生在这里。山南有众多的文物古籍和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有众多西藏人民信仰的神山、圣湖以及西藏第一宫、第一殿、第一寺等。
山南线骑行轨迹。看下方海拔图就知道,山南不需要翻山,但全程都是小起伏路。
既然决定了走这条路线,剩下的就是查询路况和计划行程了。
此次骑行的完整轨迹,路线如下:云南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察瓦龙~察隅~G318然乌~通麦~(坐车)~八一~S306米林县~泽当~拉萨
本次骑行路线在全国大陆地图中的位置,其实已经很靠近西南边境了。
先来个数字总结:本次骑行26天,合计里程1300公里左右,拍摄照片4000多张,视频170多个,路上使用手机记录18000字。
2014/09/11,我们一行三人从大理坐车到贡山——我们骑行丙察察线的起点。之所以选择贡山而不是丙中洛作为起点,一是为了作一个适应性的拉练(贡山到丙中洛只有45公里的路程),二是因为这段路上有著名的怒江第一弯,三是因为我们的队友要13号才到丙中洛,所以我们可以多骑一天等他们一起14号出发。
游记连载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