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族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在饮食习惯方面也有明显的特色。就藏民族本身而言,因农区和牧区的生产方式不同,各地区的饮食也有较大差异,其制作方法各地也不尽相同。从总体上看,藏民族传统的日常饮食主要有糌粑、面粉(冬小麦)、肉类和奶制品。
糌粑
糌粑是炒面的音译,它营养丰富、携带方便,是藏民族的传统主食。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特有的麦类农作物——青稞,炒熟后磨成面粉即为糌粑,它在藏民族中已有数千年的食用历史。糌粑的吃法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抓糌粑,就是取一容器倒入热茶,内放一块酥油,再放适量糌粑。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奶渣和白砂糖,用手调和均匀后抓捏而食。
冬小麦
冬小麦是藏民族群众的另一主食。它的吃法较少,多是磨成面粉后做成烤饼和面条吃。我们到藏式茶馆和藏式餐厅吃到的藏面便是由冬小麦制作而成。
牛羊肉
牛、羊肉是藏民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更是广大牧区的牧民生活的主要食品。牛羊宰杀多集中在深秋和深冬季节,肉类吃法一般是将鲜肉或冻肉用清水煮熟,用小刀切割食用,或者和萝卜炖食。藏民族食用的肉类食品中极具特色的要数风干牛羊肉,它备受藏族人民喜爱。在藏北冬宰季节,各家各户将肉切成尺余长、寸于宽的长条,放在用石头或牛粪堆砌成的圆形储藏窖内,经过数月自然风干后,牛羊肉味道清纯、口感酥脆。
酥油
说起藏民族饮食,酥油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酥油是直接从牛奶和羊奶中提炼出来的,它的提炼方法是将奶汁倒入名为“雪董”的特制大桶里,用类似活塞的圆木片“甲洛”一提一放上下搅拌,直至水乳分离。待木桶表面漂浮淡黄色脂肪时,用手捞出盛入清水中,冷却的脂肪质地变硬便成为酥油。酥油的食用方法中,我们最为熟悉的莫过于酥油茶。除此之外,抓糌粑、油炸食品,以及婚丧嫁娶、年节庆典、迎来送往等场合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酥油茶
酥油茶堪称藏民族的第一饮品。酥油茶在制作时,首先要将砖茶或沱茶煮成浓汁,然后滤净茶叶。再将茶汁加入适量开水和盐,倒入特制茶桶“董莫”,加入酥油,用名为“甲洛”的搅棍上下打制几十回合,待水乳交融后倒入茶壶内加热便可饮用。
甜茶
藏民族的饮品中不得不提的是甜茶,近些年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甜茶广泛地被内地群众所接受。甜茶的制作是将红茶熬汁,滤去茶叶,再加入牛奶和白糖。至此,茶香浓郁、甜而不腻的甜茶就做成了。
青稞酒
饮品中的另一大门类就是酒了,在藏民族中酒类饮料的代名词非青稞酒莫属。青稞酒的制作方法在藏民族不同地区制作方法虽有不同,但基本一致:将青稞洗净后浸泡,然后放至锅里煮至熟透。然后稍微晾温至不凉不烫时拌入酒曲,盛入酒坛,密封发酵。发酵好后加入凉开水或清水,几小时后酒香四溢的青稞酒便酿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