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人物】从古格穿越而来的人,中国社会,哈佛大学,古格王朝,研究生,科学院

2015-10-19 222
    导读:如果那曾经存在700年的古格王朝中有人穿越到现代,那一定是次仁加布。这个在古格王朝灭亡一千多年后,出生在阿里嘎尔县牧民家的孩子,现在正用学者的眼光,研究阿里的文明。哈佛大学的教授说嫉妒他,因为他出生在阿里,因为他又正好懂历史知佛学晓古格,历史与现实在他身上重合,他就像从古格穿越而来,那么默契地一拍即合,深陷其中。

  每年夏天,次仁加布都会带上他所有摄影器材,带上帐篷和简单的行李,回到阿里,回那里去度过一个独特的夏天。

【西藏人物】从古格穿越而来的人,中国社会,哈佛大学,古格王朝,研究生,科学院

  这个本可以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做西藏研究的专家,在北京工作了四年后,仍然选择了回到西藏,回到拉萨,他说:“这里离阿里很近,随时都可以回到那个地方看那些古老的壁画。”而正是古格时期那灿烂的文明、无尽的辉煌指引着次仁加布这个从阿里走出来的孩子,执意一次次地要回去,寻找那些曾经熟悉的影子,就像从未离开一样。

就是这个阿里地区第一个研究生,本可以留在中国社科院工作的人,却执意回到拉萨。他说,做研究得离自己研究的对象近些,再近些才好。于是次仁加布,每年都回到阿里,去看那些他心中的石窟里的壁画

  睡在石窟里的人

  次仁加布也许是第一个睡在宗祖拉康石窟里的人。当他浑身酸痛地从睡梦中醒来,透过洞外微弱的灯光,他意识到自己与这些十一世纪的文明整整一夜相守而眠,那些攀爬松软土林,将生命系于一梯之上的危险反而更加激励了他的斗志,让他觉得所有的辛苦都不值一提,所有的经历,都只能让他精神更加振奋。身旁不时跑过的老鼠和蟑螂,此时都像是在为他奏交响乐般来回穿梭,因为,这一刻,他在洞中,正准备与十一世纪的人们进行一场对话。

  在扎达喀泽河谷两旁的冬、夏季居住点,次仁加布发现了六个石窟。宗祖拉康石窟在离地面有200米的土林高处,次仁加布脱下旅游鞋,赤着脚搭着梯子慢慢向石窟爬去。他带上专业的摄影器材,包括类似反光板的折叠大白伞,食物只带了少量的糌粑,这些都化成小小的包裹背在背上。

  梯子只有3米高,每爬3米,就得把脚移到旁边的地方,然后再将梯子往上移,如此移动,大概会有近70次,每一步登梯爬行,都是一次挑战。松软的沙石,站立不稳的梯子,稍不注意,就会摔下山崖,与死亡遭遇。可是次仁加布像个真正的勇士,无所畏惧,他说:“一想着石窟里有那么美的壁画,要急着和我相见,我真的觉得死在这里都值得。”在土林下,有他的助手,有带路的牧民,但是没有人敢跟他上去,只有他,可以为了那些曾经的繁华,如此命悬一线。
【西藏人物】从古格穿越而来的人,中国社会,哈佛大学,古格王朝,研究生,科学院

  每次回阿里,次仁加布都有惊奇的发现。2011年,在扎达县他又发现了3个重要的石窟,那里面有公元十二世纪—公元十四世纪的壁画,记录着古格时期的文明与繁华。在一些石窟里可以看到典型的科什米尔风格的壁画,可以看到中亚人骑着大象,可以看到那时的动物,看到坛城,看到佛传,这些都一一再现了当时古格人的生活。

看着这些色彩鲜艳,如此栩栩如生的壁画,采访的那个下午,我跟着次仁加布一起兴奋起来

  而正是这样的记录,在今天看起来都仍然色彩丰富的壁画,让后人了解的确有古格王朝的存在,让次仁加布每每见到这些精彩的壁画,仍然会兴奋无比。

  与这些在次仁加布眼中视为珍宝的壁画相比,他已不在乎身在何处,他已不在乎能够吃上什么,住在哪里,对于他来说,饿了就用河水兑糌粑,渴了就直接趴在地上喝山上融化下来的雪水,这些都是最天然的享受。所有的名利场都退之脑后,甚至基本的生存需求,在他看来都早已微不足道到可以忽略不计。他只知道自己做着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他只知道此时他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尽管身处土林中的他,看起来与当地的牧民没有区别,可是他内心由衷的幸福与自豪只有他自己知道。

【西藏人物】从古格穿越而来的人,中国社会,哈佛大学,古格王朝,研究生,科学院

  出生在阿里嘎尔县的次仁加布,直至13岁才开始他的上学生涯,但是之前受父亲喜欢念书的影响,小小的次仁加布会在冬天用树枝在雪地上写字,夏天在沙地上写字,一个个的藏文字母,一次次认真地拼写,都让这个从小就放羊的孩子,在识字中找寻到无限的乐趣。

  小学之后,次仁加布被保送到拉萨师范学校附中,遇到了上海来援藏的最好老师,在那里,他一点点地开始学习汉语,汉语成为他的第二门语言。一路学习,他又被保送至中央民族学院藏文系,而后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班,从事专业的藏学研究。充分的理论学习,历史研习,以及对藏文化浓厚的感情,都让他在学术上如鱼得水。

  可是次仁加布的根在西藏,在阿里,他所做的一切工作都与西藏有关,他也根本离不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次仁加布家有九个孩子,他的几个兄弟姐妹大多后来都生活在了城里。可是在阿里,还有他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至今仍然是地道的牧区人。

  对于次仁加布来说,回到阿里,就是回家,他又变成了那个曾经住在黑牦牛帐篷里的孩子,他又回到了童年的时光。他取下了在城市里才需要的手表,遗忘所有时间,白天看弟妹们放牧,晚上围着火堆唱歌跳舞。在那里,他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肆意放歌起舞,然后去钻那些最神秘的石窟洞,每年一次的探寻宗源,让他从来不会忘记自己是阿里人。

  在次仁加布的著作中,都可以看到书封上写着:古格 “次仁加布,他相信他是古格人,只是穿越至今。

  每当他回到阿里,不管他去到哪里,那里的人们都因为他常回去而认得他,总以当地接待贵宾的礼仪接待他。次仁加布说:“我的父母虽然去世了,但是我就像所有当地人的孩子一样,他们总是热情地欢迎我回家。”

本站在建设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若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日内删除。

玩转西藏 游记攻略 【西藏人物】从古格穿越而来的人,中国社会,哈佛大学,古格王朝,研究生,科学院 https://www.51wzxz.com/13584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