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开你的脚步,大胆走你的路去,老爸永远在你的背后。——孙冕
父爱,往往不如母亲浓烈温柔,相反还会带着点“残忍”,不过却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困境,并给予了迎接挑战的勇气。在登山界,很多父亲用攀登,让孩子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我非常心疼,但必须让他自己走下去
2011年,由陈坤发起的《行走的力量》首次启动,浩浩荡荡的队伍中有两个特别的人:《新周刊》创始人孙冕与他的大儿子孙神州。
行走的目的地定在拉萨,全线用时11天,需跨越2000公里,平均海拔为4500米,最高海拔5120米。
行军刚开始,孙冕就说“这一次,自己带了个累赘”,指的是儿子孙神州。在孙冕眼中,儿子沉默寡言,与24岁的年纪并不相称,“他心中有一座大山需要翻越”。
就这样,相差34岁年龄的这对父子开始了11天的相处,但第一天情况就不乐观。从来没有经过如此大强度高原徒步的孙神州,一直掉在队伍的最后,举步维艰。
落在了队尾的孙神州。截图来源:陆川户外电影《去野》
看到这样的一幕,孙冕难受,也很失望:“我这么大年纪都可以,他却嘴唇发紫,两眼发直。”忍着内心的心疼,他折返来到了儿子的身边。
因高反嘴唇发紫的儿子。截图来源:陆川户外电影《去野》
看着掉队的儿子,孙冕回头的眼神充满了难受与心疼。截图来源:陆川户外电影《去野》
“山在摇。”孙神州说。
那时,孙冕知道儿子已经出现了幻觉。于是,他将孩子身上的背包卸下,放到自己身上,同时大声吼出了两句话:
“你不要分心!不要去看远处!只需要看脚下两三米的路!”
“倒下之前,你还有爸爸在,爸爸会救你。”
此后,孙冕一直陪着儿子身边,直到抵达营地。搭好帐篷后,疲惫不堪的孙神州很快睡着了,孙冕小心翼翼进到帐内,将儿子的鞋脱下放好,并给他披上了衣服,关上帐门。
父爱无言。看着儿子熟睡,悄悄为他脱鞋、盖衣服的孙冕。截图来源:陆川户外电影《去野》
营地外,孙冕来到了一座高山湖泊边,对着镜头说出了埋在心里的话:
其实今天看他那样,我非常心疼,但我必须让他自己走下去,因为我不能陪他一辈子。他要翻越自己心中的那座山,只有他爬过那座山,他的一生,我才能放心。
第二天,孙冕提上儿子的背包,准备上路。此时,孙神州却拿过自己的背包,淡淡说了句:“我自己来。”
孙神州将自己的背包从父亲肩上接了下来。截图来源:陆川户外电影《去野》
最后,两人一同成功抵达拉萨,并在途中的一次登顶中紧紧拥抱。这一抱,孙冕知道儿子已经跨过了心里的那座山,也同时翻过了横在两人心中四年的那座山。
山顶父子的拥抱。截图来源:陆川户外电影《去野》
行走结束后,孙神州爱上了徒步。如今,他已经可以独自带队,用脚步丈量大地了。
登山,是我缅怀父亲的最好方式
这个故事的父子,是一对传奇的存在——父亲是代表人类首次站在世界最高点的新西兰人爱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儿子则是成功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彼得.希拉里(Peter Hillary)。
1953年6月6日,登顶珠峰的爱德蒙(右)与夏尔巴丹增在珠峰脚下接受采访。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对父子的丰富经历数不胜数,比如:1990年,彼得成功登顶珠峰,成就“世界上第一对先后成功同登珠峰父子”的佳话;又比如1999年1月,彼得与79岁高龄的父亲来到南极,在创造世界首对沿海路抵达南极大陆父子的记录后,还顺道开辟了一条新线路……
但,你一定不会想到,在彼得小时候,爱德蒙对他的未来期望是当一名工程师或教师。不过,遗传了父亲“勇敢、挑战自我DNA”的彼得,在10岁的一次攀登中就爱上了这项运动。
当时,爱德蒙带彼得来到了位于新西兰南岛的一座山峰下,海拔约为2500米,这是父子俩的第一次攀登。对于这次的经历,彼得记忆非常深:
我父亲走在前面,我看着他的身影,感到了无比强大的信心。我第一个感觉是自己愿意追随父亲的脚步,来攀登一座又一座的高峰。
2008年6月,彼得成功登上麦金利峰(McKinley),完成了登顶七大洲最高峰的愿望。他用这种方式缅怀去世的父亲。图片来源:peterhillary.com
此后,彼得开始寻着父亲的脚步登山。2008年1月11日,爱德蒙因心脏病去世。整整半年,彼得都沉浸在对父亲的思念中。猛然的一天,他有了醒悟:
这也许是上天再次给我机会,重新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去山上,那里是一直激励我们父子前进的步伐。
登顶七大洲最高峰也许是缅怀父亲的最好的方式吧。
随后,彼得开始了对七大洲最高峰中最后一座麦金利峰的征程。2008年6月17日清晨,经过6小时的艰苦攀登后,他成功站上了山巅。要知道,当天的天气非常糟糕,“气温为零下40°,风速为30米/秒”。
希望像父亲一样登上地球最高峰
有些人完成了父亲的遗愿,有些人还在追随者父亲的脚步,想要迎头赶上。现在西藏登山协会中担任登山联络官的格桑次仁就是其中之一,他至今的心愿就是像父亲贡布一样,登顶珠峰。
贡布,藏族登山家,西藏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他最广为人知的壮举,发生在一个被刻入历史的日子——1960年5月25日。那一天,有三个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开辟了珠峰北坡,登上了世界之巅,贡布就是其中一位。
1960年,贡布、屈银华、王福州(从左至右)珠峰顶峰时的精彩时刻。该照片目前存于西藏次仁切阿山岳博物馆。图片来源:新华网
尽管父亲是非常有名的登山家,但格桑次仁的第一次登山却发生在他30岁的时候。2003年9月,他用手中仅有的上升器,下降器,加上借来的高山靴与保护绳,开始了卓奥友峰的攀登。
不过,这次攀登的初衷并非冲着登顶,而是为了“检查环保与偷登”。实际上,虽然父亲有着丰富的登山经验,但内向的他很少向儿子提及那些辉煌而又遥远的往事,也从未给他做过专业的攀登训练。
贡布(左)向从事登山工作、即将进入珠峰山区担任登山联络官的儿子格桑次仁讲登山中需注意的问题。图片来源:新华网
攀登卓奥友峰,是临时的起意。9月24日,到达海拔6500米的C1营地时,格桑发现身体状态良好,无任何高山反应,便想再往上看一看。就这么一试,第三天,即27日早上9点08分,格桑成功登顶。
壮美的卓奥友峰。图片来源:m.fengniao.com
登顶后,格桑还不敢向父亲报告这一喜讯,怕老爷子担心。直到13天后,这个消息才传到了贡布的耳中。
当格桑回到家,平时从不喝酒的父亲破了例,那一刻他的开心写了满脸。只是末了,贡布还是不忘提醒儿子:“这一次登顶成功了,表示祝贺!下几次,不要盲目行动,要找好机会再去。”
也许,在每一位父亲的心中,孩子永远都不会长大,因此时刻都会小心翼翼地揣着心中的惦记。这份爱,不会说出口,但认真的你一定能感受到。
西藏旅行实用信息
【西藏攻略】可可西里之行王牌攻略
【西藏攻略】骑行的小伙伴,怎么把你的自行车带上火车?
【西藏旅游进藏注意事项】物品准备/证件准备/健康准备/
【西藏攻略】西藏实用贴,超级实用喔!
【西藏边防证办理攻略】西藏哪些地方需要边防证/怎么办
【进藏穿衣攻略】去西藏怎么带衣服
【进藏药品准备攻略】抗高原反应药物及常用药品简介
【拉萨骑行攻略】拉萨骑行DIY
【藏语番外篇】教你说藏语(有罗马发音和汉语发音喔!)
游西藏不可不知的7大风俗与禁忌
【冬游阿里攻略】冬游阿里tpis/冬游阿里线路推荐
【进藏必看】西藏各地市旅游质监执法投诉受理电话
以拉萨为中心的骑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