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戴头盔往往是悲剧的开始,意外总是说来就来。图片来自:climbing.com.
头盔理论上的重要性老生常谈,头部毕竟是人体重要而脆弱的器官。但是在现实中,有人一腔热血,毫无佩戴头盔的意识;有人自命不凡,认为意外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有人运动攀登不戴,传统攀登戴,采用简单的二分法;有人先锋时戴,做保护时不戴;有人觉得头盔麻烦不美观而不戴……攀登者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排斥头盔。
为什么戴头盔
头部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国预防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总结了1990年到2007年间北美攀登运动的伤亡报告,在户外攀登运动事故(该研究包括了技术登山,户外攀岩和攀冰)中,12%的伤害发生在头部。同时,在2013年的《北美登山事故》(ANAM)汇总的1951年至2013年攀登事故直接原因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头部防护的重要性。
从图中可以看到户外攀登中跌倒滑倒,被岩石冰块击中等都是比较常见的事故原因。图片来自:nationalgeographic.com.cn.
信心与意外——很多情况下,即使攀登者对自己技术十分有信心,也可能遭遇头部受伤意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Sara Gillers的攀岩事故,探索频道纪录片还曾报道此事。
萨拉.吉尔(Sara Gillers)是一个普通人,和全世界爱好攀岩的普通人一样,她在2006年接触攀岩后便疯狂地热爱这项运动,初次来到美国西佛吉尼亚州新河峡国家公园卡莫岩场(Kaymoor crag)时,她是“在场唯一戴着头盔的人”,由于“不想成为岩场最弱的,也不想成为戴着头盔的异类”,她取下了头盔, 两年的攀登中也未出意外,技术也日渐精益,人送外号小野猫(wildcat)。
受伤前的Sara Gillers在新河峡攀登一条5.11c难度的线路。图片来自:Matt Stark。
2年的攀岩历史中,即使没有头盔保护,萨拉也总是全身而退,直到2008年,萨拉和搭档在攀登康乃狄克州的Cat Crack线路时,由于搭档在上方设置顶绳保护时,无意间将一颗“煤块大小”的石头踢落,直接击碎萨拉的头盖骨。
经过抢救,萨拉保住了性命,但是这次事故已经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她在博客里说,“希望分享我的经历能让更多人戴上头盔,不戴头盔在攀岩界是个根深蒂固的问题,很多人只是为了在社交媒体上看起来更酷就选择了轻视风险。”图片来自:cruxcrush.com.
事故之后,萨拉依然热爱攀岩,她花了六年进行康复训练,2014年时重新回到了岩壁。
事故之后,即使是抱石这样的低风险攀登项目,萨拉也开始选择戴上头盔。图片来自:Stella Mascari.
高手的差错——世界著名女攀岩家贝斯.诺顿(Beth Rodden)警告说:“即使在最熟悉的地形,风险也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出现,不带任何警告而降临。”
贝斯.诺顿曾是世界上完成5.14a (8b+)难度路线的第一位女选手,也是至今唯一的徒手攀登5.14c (8c+)难度传统路线的女选手,在媒体的宣传中,高手常常是以一种不戴头盔的面貌出现,其实这是一种危险的媒体误导。
某些宣传图片很容易产生负面的宣传效果,似乎高级攀岩者都不戴头盔,图片惊险刺激,但对数量众多的初学者来说并非好的引导。图片来自:bethrodden.com.
即使是高手也会有出差错的时候,在2013年攀登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中央支柱路线(Central Pillar)时,先锋的诺顿由于在花岗岩上打滑,头脚颠倒着从6米高的地方,以大约37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自由落体,诺顿没有戴头盔,后脑勺直接接触岩石,造成轻微脑震荡,所幸并无大碍。
诺顿说,“以前在优胜美地攀岩时我从不戴头盔,那次事故后,即使是简单的线路我也会考虑戴上头盔。”图片来自:sportiva.com.
确保者的风险——在结组攀登中,确保者往往处于较为安全的位置,确保者遭遇落石或者撞向岩壁的风险更大,所以也应该戴上头盔。
确保者的风险同样很大。图片来自:subaruadventureteam.com.
关于确保者受伤的记载,攀岩者易思婷的自传性质作品《睡在悬崖上的人》里记载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
由于该保护点离固定点相当近,坠落系数相当大,对确保者产生非常大的冲击,我整个人被一股大力往岩壁的方向扯,先是头盔的前额处撞上岩壁,再来是我以为可能被撞断的两颗门牙,门牙又硬生生地把我的下嘴唇咬裂开了,让我感到骄傲的是,在巨大的冲击下,我居然制动了坠落。(引自易思婷作品:《睡在悬崖上的人》)
事故后,易思婷说,“那次事故后,头盔成了我的信仰,传统攀登必戴,运动攀登也一定戴,就算我在运动攀岩地区显得格格不入,我也不在乎。”
易思婷(小Po)在书中多次强调了头盔的重要性。图片来自:hanchor.com.
佩戴头盔的场合
攀登头盔一般运用在技术登山,攀冰,和攀岩运动中。
阿式登山中头盔是重要的装备。图片来自:Arcteryx.com.
攀冰运动中头盔也是标配。图片来自:redbull.com.
最具争议,也最容易疏忽的是攀岩中是否戴头盔,攀岩根据攀登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传统攀登——传统攀登 (Traditional Climbing)是由攀登者沿路自行架设保护点,而目标为完攀的攀登方式。可分为人工攀登与徒手攀登,人工攀登(Aid Climbing)会使用人工工具与安全器材。徒手攀登(free climbing)是徒手无保护攀登。
人工攀登中佩戴头盔是正确的安全操作规范。图片来自:supertopo.com.
即便是国际顶尖水平的登山家,也规规矩矩地戴上了头盔攀登,乌力曾经就有一次被落石击中头部的经历,好在头盔救了他,图为乌力.史塔克(Ueli Steck)在攀登途中。
运动攀登——运动攀登(Sport Climbing)与传统攀登不同之处是,攀爬路线已预先设置保护点,攀登者并不须要自行放置保护点。运动攀登门槛较低,参与人数多,风险较低,往往是成熟的人工或者天然岩场,在运动攀登中,我们仍然建议大家佩戴头盔。
人工岩壁往往很安全,但是佩戴头盔可以从基础阶段开始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图片来自:lenoxwave.com.
抱石——抱石(Bouldering)是不利用绳索,在安全的高度(约6米以下)进行的攀登。抱石会使用抱石垫确保安全。
抱石是否使用头盔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在无把握或者地面坚硬的情况下,还是应该使用头盔。图片来自:bivouacat.com.
总的来说,建议以下场合应该佩戴头盔:
. 你所在区域有落石落冰风险。
. 你所在区域存在地面坚硬,岩石锋利等潜在风险。
. 你在地区内目击或者听到过其他攀登者头部受伤情况。
. 你的头盔足够舒适且坚硬,足以应对危险。
. 你是先锋攀登人员,或者你负责保护。
. 你是较有资历的攀登者,而现场有很多新人需要你的表率。
. 你是初级攀登者。
. 即使你是高级攀登者,处于熟悉路线,但较为顾忌风险。
什么是攀登头盔?
在形形色色的攀登头盔里,如何做出选择?图片来自:outdoorgearlab.com.
滑雪,自行车,马术等不同的运动都有专门类型的头盔,不同运动的头盔可以相互混用吗?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毕竟按照反证法,假如可以混用,那就不需要为不同运动设计不同头盔了。
比如,自行车运动头盔多设计有通很多风孔,散热透气。图片来自:bikeroar.com.
马术头盔则不能有很多通风孔,因为马术头盔的安全标准里包含了穿刺测试,以符合马术运动的特点。图片来自:alibaba.com.
同理,攀登类运动,如技术登山,攀岩,攀冰所使用的头盔也具有其特殊性,攀登头盔有专门的设计和安全标准,如果用其他运动头盔代替,就会带来安全隐患。
攀登头盔的特殊性
与骑车,滑雪等运动不同,攀岩头盔不同于一般的头盔,具有其特殊性。
设计理念特殊——攀岩头盔主要作用是对头部上方坠落物的防护,主要缓冲和防护测试区域也集中于头盔顶部,所以不能用其他运动项目的头盔替代使用,其设计上强调的是对落石,落冰的防护。
落石是攀登头盔主要面对的问题,优质的攀登头盔可以分散冲击力,保护头颈。动图来自:EpicTV Climbing Daily上传的《the best lightweight climbing helmet》。注意:此图片仅为头盔强度测试,请勿模仿
攀登头盔也能保证你在攀冰时尽情撒野。动图来自:Mike Burns上传的《Job tests climbing helmets》注意:此图片仅为头盔用途的展示,请勿模仿
安全标准特殊——优质的攀登头盔需要通过专门测试,国际标准有欧盟EN12492标准(以下简称EN标准)和美国登山协会UIAA-106标准(以下简称UIAA标准)。
正在进行冲击测试的攀索锡罗科风(Petzl sirocco)攀登头盔。动图来自:SpelaionBrasil上传的《SIROCCO – Ultra-lightweight climbing and mountaineering helmet 》
攀登头盔必须满足以下测试项目:
. 垂直冲击测试:头盔顶部遭受由2米处自由落体钝物(测试质量5千克)冲击时,按照EN标准人头颈部冲击力小于或等于10KN,按照UIAA标准人头颈部冲击力小于或等于8KN。
图片来自:theuiaa.org
. 侧冲击试验:头盔前后方及两侧(与顶部夹角60度)遭受由0.5米自由落体钝物(测试质量5千克)冲击时,按照EN标准人头颈部冲击力小于或等于10KN,按照UIAA标准人头颈部冲击力小于或等于8KN。
图片来自:theuiaa.org
. 穿刺测试:由1米高度自由下落的锥状体(测试质量3千克)冲击头盔顶部,头盔允许被破坏,但冲击物不能直接触及头部。
图片来自:theuiaa.org
. 下颏带拉力测试:下颏带就是通俗意义上的下巴托带,在500N拉力下也不能产生断裂情况。
图片来自:theuiaa.org
. 前后滑动稳定性测试:当头盔遭受175毫米距离自由落体重物(测试质量10千克)牵拉后部时,不能被掀开或者移动。
图片来自:theuiaa.org
经过以上五项严苛的测试,符合标准的攀登头盔才被准许销售。
攀登头盔的构成
攀登头盔主要由几部分构成,不同的设计具有不同功能。
攀登头盔构成示意图。图片来自:simond.com.
. 通气孔:作用是排出运动中蒸发的汗液和散热通风。轻量化的头盔往往通气孔更多。
. 壳:壳有内外之分,外壳是抵御撞击的第一道防线,出于重量与强度的平衡考虑,攀登头盔往往采用半刚性塑料(比如ABS塑料)外壳,内壳是吸收与缓冲层,采用具有延展性的泡沫材料(比如聚丙烯)。
. 头灯连接器:连接头灯,方便光线微弱环境下的使用。
. 调整带,下颏带:用于调头颈的舒适与松紧。
攀登头盔的材质
所有类型的攀登头盔都是保护使用者免受突然的撞击,但不同的头盔根据使用条件仍有区别,攀登头盔有以下类型:
硬壳悬挂头盔——硬壳头盔(Hard shell helmet),这是最传统的攀登头盔,采用外层坚固硬壳(Hard shell)加上内部悬挂系统( Suspension)支撑的复合结构。坚固的外壳抵御撞击,同时内部悬挂系统会吸收并分散冲击力,这种复合结构提供很好的耐用性。
. 优点:最为坚固耐用;即使承受一些冲击后也能继续使用。
. 缺点:比泡沫头盔重。
. 适用:攀冰;阿式登山;传统攀岩等。
黑钻半圆顶(Black Diamond Half dome )硬壳头盔的内部悬挂结构与外壳特写,这是一款很受欢迎的硬壳头盔。图片来自:outdoorplay.com.
使用攀索太阳神(Petzl Elios)硬壳头盔的攀登者,太阳神也是一款结实耐用的经典头盔。图片来自:horydory.cz.
泡沫塑料型头盔——超轻泡沫塑料型头盔(Foam)是较为新型的头盔,采用轻量级设计,由聚苯乙烯或聚丙烯泡沫层压制作,有些会有层半刚性塑料薄壳。这种材质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形变破碎以吸收冲击力,而不是让人体去吸收冲击。这种盔的耐用性取决于泡沫层压厚度。
. 优点:非常轻。
. 缺点:耐用性通常不及硬壳头盔。
. 适用:较短距的岩壁攀登;运动攀登;抱石等。
攀索锡罗科风(petzl sirocco)是一款重165克的泡沫型头盔,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聚丙烯(EPP)泡沫一体化结构,利用超强的延展性吸收冲击。图片来自:mountainmoxie.com.
攀索锡罗科风头盔EPP材质的延展测试,这种材质可以充分吸收力量。而不是让头或者脖子去吸收。动图来自:SpelaionBrasil上传的《SIROCCO – Ultra-lightweight climbing and mountaineering helmet 》
攀索流星(Petzl Meteor)也是一款轻量化泡沫头盔,不过有一层半刚性塑料薄壳覆盖表面,提供保护同时延长泡沫使用寿命。图片来自:ukclimbing.com.
攀登头盔的选择
总的来说,在了解头盔种类,安全标准之后,攀登头盔的挑选还应该考虑两大因素,头盔是否适合自己,以及自己将会从事的攀登活动类型。
头型适合——选择一款佩戴舒适,能完整地保护头部,不留防护死角的头盔。
试戴时考虑上图四点,通过调整或者更换找到最好的佩戴体验。图片来自:outdooeblueprint.com.
活动与环境——选择不同头盔时,要考虑自己可能从事的活动与面对的环境。
冰雪环境中活动,选择更坚固外壳耐用,更少通风孔的头盔,阿式登山,攀冰都推荐硬壳头盔。图片来自:mtuguide.com.
温暖气候地带的攀登,选择多通风孔,轻量化的头盔更能保持舒适,运动攀登等推荐轻量化泡沫头盔。图片来自:reddesertadventure.com.
当携带的装备较为繁重或者长距离的攀登,头盔重量作为可调整的选项,推荐选用更轻量化头盔。图片来自:outdoorgearlab.com.
正确佩戴头盔
选择优质头盔的同时,正确的佩戴头盔才能最大化发挥头盔的作用,不然就是形同虚设的保护。
正确佩戴头盔是安全的细节。图片来自:climbing.com.
正如上图所示,正确的佩戴应该是头盔正好包裹头部,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 头盔不要倾斜到任何一边。
. 头盔不要上扬或者下斜。
. 调整合适的松紧程度。
安全源自细节,少一些风险,才能多去体味户外的乐趣。
攀登头盔的保养
攀登头盔通常标有使用寿命,即使没有明显磨损,出于安全考虑,也应该在到期后更换。
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削弱头盔的强度,同时磕碰与使用都会缩减头盔寿命,如果频繁使用,头盔真实寿命是标记期限的一半。图片来自:desretnews.com.
要使得头盔寿命最大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前检查下颏扣,耳朵附近的柔软织物是否保持着形状,有损耗及时更换。
. 经常检查,确保头盔内套与外壳是贴合的。
. 每次装包时确保头盔不会被猛烈撞击与磕碰。
总之,选择一款合适的头盔,做好保养,为自己提供最好的保护。
选好头盔,同时也要确保队友不会往你脸上扔东西。动图来源:Climbing Magazine’上传的《Unscientific Helmet Test》
更多户外攻略热帖请点击
【户外攻略】拉萨旅行,你知道哪些必备品?
【户外攻略】背包客的十大安全提示
【户外攻略】户外鞋怎么挑?
户外运动装备清单
【户外攻略】DIY!户外摄影摄像携带系统的解决方案
【户外攻略】老驴教你玩转户外装备
【户外攻略】自助游前的物资准备
【户外攻略】教你防忽悠,户外装备选择七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