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那度旅行人生》杂志第四期春季刊,我们采访了一位热爱徒步旅行的画家——蔡小松。蔡小松说,全程徒步是他所有旅行中最精华的部分,穿越无人区,和大自然作斗争…一起来看看蔡小松的极致之旅。
在毛里塔尼亚,蔡小松坐在一块如山一般巨大无比的岩石上
对很多人来说,旅行,是一次休闲与度假的体验,是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享受另一个城市与众不同的美。但是对蔡小松而言,旅行,是创作的源泉,也是一种冒险精神,它甚至承载着对生命的极致考验。蔡小松爱上的正是这种刺激的旅行方式,徒步穿越无人区,翻雪山,在瓢泼大雨中趟着沟水艰难前行,弹尽粮绝之时,挣扎着寻找最后一条求生之路。
围绕创作而旅行
蔡小松是一名画家,专注于画国画、水墨山水,水墨分南派和北派,画山水怎能不去亲自看看山水?从小生活在上海的蔡小松决定亲眼见一下中国的山山水水,这是他最早旅行的初衷。
九十年代,经济状况还不是很好,当时在做山水画创作,为了看更多的山水,蔡小松开着一辆金杯面包车,从上海出发,开始人生第一次自驾。面包车成了他的家,里面装着锅碗瓢盆、衣物被褥,一路做饭一路吃,累了就在车上休息。深夜,从车窗望出去,星空浩瀚,用画笔勾下白天的景象,思考绘画与人生。就这样,蔡小松在路上跑了近两个月,从江西到湖北,再从云贵到广西,最后抵达梅里雪山,路经11个省,终于将祖国山水看了个遍。
梅里雪山是蔡小松自驾游的最后一站
这一圈跑下来,蔡小松心里踏实了,以前在书中、展览馆看到的景观真实地出现在眼前是如此的生动、有力,他将南北不同山水景观作了比较,再用于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受到非常大的启发。
自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蔡小松经常带着各种想法远行,围绕创作而旅行,足迹踏遍中国任何一个角落,最北到黑龙江漠河县北极村,最南到三亚,最西到麦克马洪线,东边就是自己生活的上海。
2012年,蔡小松趁着参加纽约亚洲文化周苏富比中国水墨展的机会,去了美国6个国家公园。从盐湖城开始一路自驾,沿着美国66号公路,穿越密苏里州、堪萨斯州、俄克拉何马州、德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斜贯美国版图一直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全长三千多公里。通过这次自驾,蔡小松深刻感悟到美国中、西部地理风貌和中国的完全不同。美国是壮观的、豪迈的,无论是大峡谷还是纪念碑公园,都气势磅礴。中国的山水则是秀美的,山青水绿、云雾缭绕,有很多想象的空间。美国西部地区也就养成了美式的直来直往、一目了然的思考方式,中国人则更加婉约、内敛。之后,蔡小松根据自己的自驾体会,围绕美国地理风貌完成了很多重要作品。
美国羚羊谷,如火焰、丝绸般梦幻
以色列耶路撒冷的旅行也给蔡小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老城区,有一条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叫苦路,是耶稣背着十字架走完的最后一条路。站在这条石板路上,蔡小松将自己化身为背着沉重十字架艰难前行的人,那一刻,是无法仰天或顾忌左右的,只能低头盯着脚下的路。瞬间蔡小松明白了圣经中对磐石的态度和自己对绘画的态度都有一种坚韧的力量。回国后,蔡小松完成了一部作品,叫《苦路》,这是一部非常写实而形而上的作品,自己的想法通过画面表现得非常清晰。蔡小松认为如果艺术对社会有一定功能,就应该站出来解决一些问题。
以色列的苦路,是耶稣背负刑具经过的路
《天路》是蔡小松在旅行中受到启发完成的重要作品。画的是全世界最高公路的最高端,位于中印边境,这是一条人烟稀少的公路,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从雅典旅行回来后,蔡小松完成了《哲学之路》。这是一段童年的记忆,父亲曾和他讲起过这个故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每天都准点在这条路上散步思考问题,和钟表一样准时,附近所有人会根据他的出现确认时间。《哲学之路》是一条充满补丁的路,整幅画呈现的是人和哲学之间与生俱来的关系,哲学对自然、对万物、对人生的帮助,启发智慧更是至关重要。
而《自由之路》的完成是从美国费城旅行回来后,虽然是一条很短很窄的鹅卵石路,却意义深刻。1776年,在费城发表《独立宣言》,美利坚庄严宣告独立。蔡小松的作品也表达了对自由新的解读。
翻越中越边境高黎贡山
八年前,蔡小松开始人生第一次徒步之旅,自此之后,就爱上了这种刺激的旅行方式。那一次,他们一行12人,7天,全程徒步,翻越中越边境高黎贡山无人区。迄今为止,山顶还遗留着中国远征军反攻时的弹坑、堡垒、战壕。高黎贡山昼夜温差很大,晚上几乎达到零度,丛林潮湿、雨水不断、云雾缭绕,白天又是30度的高温,身体在极大的温差中接受考验,衣服也湿漉漉裹在身上,异常难受。
高黎贡山路途险峻,队员们都是负重前行,每一次攀登,腿都如灌了铅一样艰难,每天都在选择继续前进还是放弃中挣扎。但最终,还是会向前走,累到无法和大家沟通,只能不停地鼓励自己,坚持下去。蔡小松称这次徒步非常刺激,全程徒步是他所有旅行中最精华的部分。到最后,徒步的意义已经不是和自然作斗争,而是和自己作斗争,是对自己极限的挑战,是在不停地问自己,我的极限在哪里,我能不能坚持下去。
在高黎贡山,蔡小松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徒步之旅
蔡小松说这次徒步唯一的遗憾就是所有装备都是业余的,没有冲锋衣和冲锋裤,穿着运动衣就爬上了山顶。自此以后,蔡小松开始在世界各地购置高品质的装备,所谓专业装备就是轻一两都能救命。
多瀑沟生死之旅
徒步旅行,比想象中艰难很多。每一次出行,蔡小松都会当作是最后一次,他是立好遗嘱才出发的。穿越无人区德格多瀑沟无疑是最惊险的一次,那一次,他差点丢了性命。
多瀑沟风景优美,可惜这里自然条件艰苦,并没有开发成旅游区,没有游客,仅有少量的牦牛群及个别藏民。这里是徒步爱好者的圣地。
飞机在成都机场降落,从机场到出发地开车就要48小时,集合时共48人,但最终留下来准备徒步的只剩13人,蔡小松属于体能好且资深的徒步老队员。途中要过草地、翻雪山,再加上承重的行囊,可谓举步维艰。早在5月份,探路队员就来多瀑沟探过路况和天气状况,队员们都是根据5月的天气准备的装备。而翻雪山也提前找专业人士辅导过。没想到此时为7月,最困难的不是翻雪山,而是下了雪山后的精疲力尽以及意料之外的倾盆大雨,这也为徒步带来极大的危险。草地被大雨淹没,变成了山和水之间的乱石路,一脚下去不知深浅,趟着泥水前进,每迈下一步站稳都要庆幸自己的运气。
多瀑沟风景迷人,自然条件艰苦,路途也颇为险峻
就在大家艰难前行的时候,一名队员受伤了,作为资深徒步老队员的蔡小松自然会留下来负责队员安全,和大本营联系,等待救援队伍。蔡小松在河水里浸泡了整整4个小时,救援马队终于赶到,队员被救走,天也黑了下来,蔡小松继续前行,头灯慢慢熄灭,眼前一片漆黑,再也找不到营地的方向。蔡小松意识到要出问题。无人区是有狼群出没的地方,身上的打火机、易燃物也只能暂时驱狼,解决短时期的生存问题。除此之外,再没有携带其他武器,这就面临着随时被狼吃掉的危险。
此刻,手台还有最后一点电量,蔡小松最后和大本营取得了联系,所有到达队员以及藏民骑着马、带着手电集体出发来救蔡小松。而蔡小松手里,唯一的希望就是一支激光笔,紫色的激光针穿过瓢泼大雨和浓浓黑夜直射天空,标定了自己的位置。直到凌晨,救援队伍根据光的方向找到蔡小松。
此次多瀑沟徒步之行成了蔡小松生命中一次重要的体验,他将这次经历绘画为一件作品,是对多瀑沟的描绘,画面充满恐惧,体现出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2017年3月9日在纽约展出。
自驾穿越撒哈拉沙漠
2016年,蔡小松完成了他人生又一次冒险之旅——自驾穿越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非洲大陆最大的荒漠,也是世界第三大荒漠,其面积与加拿大或美国国土面积相当。蔡小松和17名队友自驾穿越撒哈拉沙漠,从非洲卡萨布兰卡出发,一直到达喀尔,行程4400公里,途经摩洛哥、毛里塔尼亚、肯尼亚等7个国家,历时20天。
毛里塔尼亚近2/3的地区都是沙漠
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国人自驾穿越撒哈拉沙漠,前期准备非常充分。除了18名队员9辆在法国和摩洛哥购买的美国吉普外,还有24名来自国家卫队的保安,8台保安车辆,以及救援、医疗、导游、厨师、摄制组、汽车维修人员、服务人员等78人,再加上每到一个地方都有部队加入,这次穿越总共动员近400人。
因为是在无人区,需要有部队提前在前方搭建帐篷,来保证整支队伍能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虽然有20天都生活在沙漠,可是居住条件都是五星级酒店的待遇。每个人独立帐篷,带洗手间和浴室,专门聘请的厨师精心准备一日三餐,建立了旅游级餐厅。
撒哈拉沙漠无人区,前方部队事先搭建好的帐篷
西撒哈拉是战乱区,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还聘请了毛里塔尼亚国家总统卫队全程保护,每到一个新的地方,还有地方部队加入,架着重型机枪全副武装,帐篷外的8个角全线布岗,最酷的就是天上还有一架商务飞机跟随。
蔡小松在撒哈拉沙漠和国家卫队的保安
自驾穿越沙漠,最难的就是方向感,沙漠无边,没有任何参照物,你不知道你在哪里,如果稍微走偏一点点,就再也回不来了。沙漠也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平坦,沙包下也许隐藏的就是尖锐的岩石。蔡小松前面的两辆吉普车就因为撞在沙包下的岩石上,瞬间,车冲到天空,翻了两圈,顶部落地。两辆崭新的美国吉普就这样报废了,因为沙漠里的车是无法救援的。
20天在沙漠穿行,眼前遥望的都是沙漠,要警惕每一次风力的强弱,和队友随时保持联系,不能掉队,24小时提高安全意识。在到达大本营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开始欢呼,庆祝这次大规模穿越行动的成功。通过这次自驾旅行,更激发了蔡小松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决心。
吉普车在一望无际的撒哈拉沙漠前行
看过山水,回归作品
蔡小松走遍世界各地,看过无数山山水水,他对中国传统水墨画及现代绘画艺术有了新的视角。
早在宋代之前,中国的水墨艺术非常有底蕴。《千里江山图》、《溪山行旅图》体现的都是开阔的胸襟。而在元代之后,外族入侵,江山破碎,那个时代出现的作品充满了绝望的气息。所以,绘画艺术从来都不是就画谈画,而要放到整个大环境中看。
如今,进入新时代,需要引进现代人的思考方式,以开放的自信和心态去谈。蔡小松说:“我是来自于传统绘画的艺术家,但是我对传统是质疑的,我对西方抽象艺术也是质疑的,必须都要有新的发现。质疑的目的是为了新的发现,而发现才是创作的灵魂。摸着石头过河比跟随更加牛逼。要不停探索,不停寻找问题,通过画面回答问题。虽然国画2000年了,但我觉得我们的手艺还在青春期,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次3月9日纽约的展览,我的作品就回答了很多关于创新的问题。”
在美国、西班牙、古巴等地举办过多次画展后,蔡小松更加认识到,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在寻找新的视角、新的表达,这也是艺术存在的价值。每次展览后,蔡小松都会有新的发现,如果再来画这幅作品会怎样表达。这就是旋转上升,是一个不停往前走的过程。所以要去世界各地旅行,开阔眼界,在旅行的过程中保持思考,不停地发现自己,表达的东西才能更加深远、丰富。大自然是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看到的不是山和水,而是自己。
蔡小松作品:《松.感知》尺寸260cmX145cm,纸本水墨
Q&A;
Q:最初爱上旅行的原因
A:看世界各地的山水,再画山水,将风景与作品结合。
Q:旅行对你最大的启发
A:发现,发现各种新鲜的美好的事物,将创新运用于自己的绘画作品中。
Q:最喜欢的旅行方式
A:徒步,去无人区。
Q:除了徒步,还喜欢哪些旅行方式
A:在欧洲逛博物馆、美术馆。
Q:旅行中遇到的最惊险刺激的事
A:在德格多瀑沟,差点丢了性命。
Q:一年有多长时间在旅行
A:两个月。
Q:会重复去一些喜欢的地方吗
A:会的,从1988年到现在,西藏去了无数次。
Q:住过的最著名的房间
A:在古巴,和丘吉尔住同一个酒店的同一个房间。
Q:除了搭帐篷,还住过哪些高档豪华酒店
A:住好酒店,那叫度假,不是旅行。一般带家人去度假就会住豪华酒店,都是你们赞那度介绍的,巴厘岛、泰国、尼泊尔等的酒店都很牛逼,有的酒店是古皇宫改建的。这也是天大的运气,我离开尼泊尔几个月后尼泊尔发生大地震,千年古建筑、千年文物灰飞烟灭。
蔡小松,中国水墨艺术的领军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早年研习中国传统水墨画法,试验过西方艺术媒材与形式之后,选择回归笔墨纸砚。自2002年开始,蔡小松专注创作,并于世界各地举办个展及群展。作品有奇石画、山水画和大型装置艺术等,现藏于国际著名美术馆与重要私人收藏,包括:西班牙瓦伦西亚当代艺术博物馆、哈瓦那国家美术馆、荷兰鹿特丹世界博物馆、国立台湾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第五十四届威尼斯双年展,以及其他亚洲和欧洲画廊。
本文刊载于《赞那度旅行人生》No.4有故事的人生栏目
来源链接: http://fashion.sohu.com/20170508/n4921623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