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沧桑巨变,张望过往岁月,上世纪八十年代冬季拉萨古城外牧民的帐篷城早已不见,大昭寺前的“公主柳”的已经悄然枯萎,千佛崖经历了没落与繁华,这座古城在时代的变迁中悄然改变。但古城络绎不绝的冬季朝圣队伍,大昭寺门前被藏族人称为圣石的会盟碑,以及千佛崖以其亘古的姿态见证着朝佛人的虔诚与执着,在这三十年的岁月大幕下仍然延续流传着。
来源:《西藏旅游》杂志2016年7月刊
作者:文、图/张鹰
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拉萨城外的帐篷城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藏和内地一样开始逐渐恢复各种传统节日,朝佛大军就像决堤的洪流席卷圣城,一向清静的拉萨开始热闹起来。礼拜天拉萨仅有的两条街道上时有文艺团体的演出,使这个平日冷清的古城平添了几分热闹。每当这个时候,不管是藏族人还是汉族人,不管听得懂听不懂,大家都会簇拥在一起看热闹。那时的拉萨只有星期天才像个城镇的样子。
随着朝佛信众的涌来,八廓街里慢慢变得热闹起来,拉萨街头也不知不觉充满了来自草原的牧民。尤其到了冬季,古城拉萨几乎变成一座帐篷城,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在藏族老百姓的眼里,拉萨就是一块令人心驰神往、至高无上的神圣之地。记忆犹新的是1983年我跟随藏剧团到青、甘、川巡回演出时,我们这些来自拉萨的人到哪儿都受到特殊的礼遇。因此,能来拉萨朝佛自然就成了信教人一生中最神圣的事儿了。人们除了朝拜布达拉宫、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朝拜大昭寺。他们相信,有生之年若能来大昭寺朝觐释迦摩尼佛像,就会给今生、来世甚至全家人带来福运。因此,转八廓街、在大昭寺前磕长头便成了信众每天必行的善举。
那段时间,我整天不是拿着速写本、端着相机穿梭在羊皮袍的人群里,就是提着油画箱蹲在朝佛人的帐篷前不停地画画。《拉萨街头的朝佛人》、《拉萨街头朝佛人的帐篷》等作品都是在那时完成的。虽说画幅都不大,却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冬季是草原牧民的闲暇时段,自然也是拉萨最热闹的时节。每到这个时候,远近的农牧民都扶老携幼前来拉萨朝佛。虽然当时的拉萨小得只相当于内地的一个小县城,然而比起广陌荒芜的大草原上的农牧民而言确是人间的天堂。
草原牧民习惯了随遇而安的生活习性,他们只要赶上牦牛、驮上全部生活用品,到哪儿哪儿就是家。一家人或几家人合伙搭建一座帐篷,有的干脆不用帐篷,找个合适的地方用行囊围成一圈,中间搭起一个炉灶便是一个家,晚上席地而卧,随身穿裹的羊皮袍便是一床被褥。白天一起朝佛、逛拉萨新城。下午便聚集在帐前或住地喝茶、吃肉、聊天、唱歌。吃饱喝足了,沐浴着暖融融的阳光,有的男女青年干脆褪下羊皮袍冲个冷水澡,然后便跟随人潮到八廓街里转经直到晚上。
对他们来说,除了转经朝佛这里与广袤的草原没有什么区别。夜幕低垂,忙碌了一天的古城又恢复了她的宁静,遍布在拉萨周围的黑色牛毛帐篷内不时传来男男女女的说笑声和嬉闹声,为夜晚的街巷平添了几分生气,远处隐约传来的笛声,似乎又将黑夜笼罩的古城拉萨带回到了草原的怀抱之中。当时,拉萨人戏称这些来自草原牧民的帐篷为“吉普赛部落”。
时至今日,八廓街作为圣地拉萨的中心,始终是所有藏族信众向往和朝拜的地方。无数人千里迢迢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更有甚者自千里之外磕长头前来这里朝佛转经,因为他们虔诚地坚信,在八廓街转经越多,磕头越多,功德就越多,福报就越多。
因此后来,每天来八廓街转经的人川流不息。唯一不同的是那时候每当一场大雪,八廓街的上空一片灰暗,古老的房屋、泥泞的街道、满街的羊皮藏袍,整个世界的色调似乎一下子被调和成了冷灰色。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转经人似一条长河向着同一个方向缓缓涌动,无数双藏靴搅拌着泥泞的残雪踏出抑扬顿挫的脚步声,虔诚的信众手摇着转经筒发出高低起伏的祈祷声,煨桑声……所有的声音此刻都回荡在八廓街内,使原本就人潮如涌的街道显得更加热闹非凡。八廓街上空桑烟弥漫,声色浑然一体,为冰天雪地的雪域圣地不禁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恢宏。
大昭寺前的公主柳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大昭寺前的公主柳还耸立在那里,只是没了往日枝繁叶茂的生机,好似一尊高耸的雕塑屹立在大昭寺前。她的四周被五彩经幡所簇拥,凡是信众到了这里都要虔诚地顶礼膜拜,表达藏族人对大唐公主的爱戴与崇拜。
“公主柳” 据说是在大昭寺落成后由文成公主亲自栽种,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公元七世纪,吐蕃第三十三代国王松赞干布依照文成公主的意思在此修建了大昭寺。据《西藏王统记》记载,“公元七世纪,吐蕃赞布松赞干布从尼婆罗迎娶尺尊公主,从中原大唐迎娶文成公主。
两位公主进入吐蕃的时候,分别带进两尊释迦牟尼佛像。藏王松赞干布决定为这两尊至尊佛像建造佛殿,供人们朝拜。藏王请文成公主按照中原察看风水八卦运算来确定寺址。文成公主认为雪域之地犹如罗刹魔女仰天大卧,而沃塘措湖正是魔女心血,红山、药王山是魔女心口上的胸骨。在沃塘措湖上修建释迦牟尼佛殿,在红山、药王山上修建国王宫殿,方能镇住一切邪恶。”于是,松赞干布国王按照文成公主选择的寺址填湖建寺。时隔千年之久,文成公主虽早已名垂千古,可这棵柳树一直伴随着雪域西藏的兴衰,直到西藏真正回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后来的藏族人便把这棵柳树当成他们心目中至尊至爱的文成公主的化身,也把它看作是藏汉和亲的象征。
据老西藏族人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古柳依然枝叶茂盛,后来便慢慢开始枯萎,到了七十年代仅剩下一树枯枝,待到后来大昭寺广场改建时没了踪影,令人不胜唏嘘。然而不知什么时候什么人又悄然在古柳消亡的地方种了一棵杨树,却也长得枝繁叶茂。不过公主柳的枯根依然默默地、坚实地躺在那里,根系深深地扎进大昭寺前的土壤里,与这块土地融为了一体。如今,虽说公主柳已然走进历史,但她的身影和文成公主一样永远活在藏汉人民的心中。
公主柳的旁边竖立着三块石碑,分别是立于唐代的唐蕃会盟碑(也称甥舅会盟碑)、明代的无名碑(说是为纪念建造大昭寺工匠而立)及清代的种痘碑(清政府向藏族人传授种痘防治天花所立),千百年来它们依依相伴,似乎在坚守着藏汉两族“更续新好”的盟誓,是藏汉民族世代友好的见证。
八十年代以前,公主柳、唐蕃会盟碑和无名碑都被围墙保护着,甚至多半已被掩埋,只有种痘碑裸露着面向大昭寺,凡是信众到此都少不了膜拜祈祷,碑身上下全被酥油涂抹。然而让人不解的是,石碑前布满了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小坑,后来才知道,在藏族人的心目中,凡是有灵性的石头都是神石,膜拜时都要用小石头敲击,取其石粉吃之,认为这样可以去其百病,福寿延年,世代平安。自然,这个在公主柳前的汉地石碑便成了信众心目中的圣石,种痘石碑也就成了藏族人心目中名副其实的治病求福的信物,天长日久,也就形成了满身创痕的壮烈景象。
在西藏民间,文成公主更是老百姓心目中的菩萨,关于她的故事、歌谣与传说可说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1988年我们在山南地区措麦县扎扎乡采风时,看到当地妇女服饰很特别,一问才知道,这是文成公主当年留下来的。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住在昌珠寺时,经常走访民间,向当地妇女传授纺织、刺绣等工艺,后来虽然精神失常,但还是不忘经常到附近村子里转转,一次她反穿着衣服就来到了扎扎村,村里妇女见后却格外喜欢她的服装样式,便学着仿制,结果就形成了只有这个村才有的一种服装风格,即正反两面穿。平时生活中一般穿着黑色一面,节日喜庆歌舞时则将彩色条纹一面反过来穿,而她们的护腰装饰至今也还保留着汉地寿字纹样的原始形态。
类似这种有关文成公主的美好的传说在山南、拉萨、日喀则,甚至昌都、阿里等地可说是俯拾皆是。至今在昌珠寺还保留着一个古老的藏式炉灶,传说是文成公主当年用过的,至于其真实性有多大似乎已无关重要,重要的是勤劳善良的藏族人民将会世世代代怀念他们心中最崇敬的那个汉族公主——文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