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冲动,而是一直以来的向往
不是旅行,而是寻求心中的宁静
成都出发,朝圣拉萨
遇见珠峰,经典青藏
一路向西,天路越野
记录2017,
经典川藏南线G318+珠峰大本营+青藏G109线
看着周边年轻人一波波的从西藏自驾而归,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感到自己的体力不如从前了,这时才突然意识到,应该趁身体健康时及时完成梦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主要行程
第一天 重庆-雅安–泸定–康定
第二天 康定–新都桥–雅江–理塘–巴塘
第三天 巴塘–芒康–左贡
第四天 左贡–邦达–八宿–然乌
第五天 然乌–米堆冰川–波密
第六天 波密–通麦天险–鲁朗
第七天 鲁朗–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第八天 大峡谷–林芝–工布江达拉萨
第九天 拉萨一日游
第十天 拉萨–日喀则–拉孜–定日白坝
第十一天 定日白坝–珠峰大本营–日喀则
第十二天 日喀则–江孜–羊卓雍措–拉萨
第十三天 拉萨–纳木措–安多
第十四天 安多–沱沱河–格尔木
第十五天 格尔木–可鲁克湖–德令哈
第十六天 德令哈–茶卡盐湖–青海湖
第十七天 青海湖–西宁–尖扎–合作
第十八天 合作-重庆
行程说明
线路走向:重庆-康定–巴塘–左贡–然乌–波密–林芝–拉萨–日喀则–珠峰–拉萨–安多–格尔木–德令哈–青海湖–合作–重庆(全程6500KM)
景观指数:这里是世界第三极;六千公里朝圣般的道路随处可见雪山、圣湖、草原、牛羊;一年四季都有世界级的景观;这里还有独特的人文;一次旅行经历川藏线、拉萨、珠峰、青藏线。该线路从海拔500米到海拔5000米;翻越15多座4000以上5座5000米以上高山垭口;穿越三江并流区域;经过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一天可经历一年四季。
行程策划:重庆巅行自驾俱乐部
行前必备(1)
防高原反应:做好抗高反是此次行程的重中之重,提前一个多星期口服红景天胶囊(预防高反,藏民传统的保健食品,有助于增强体质,缓解高原反应,进入高原前10天服用。),准备好高原安(保健食品,有利于缓解高原反应。),还有西洋参含片(有助于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减轻高原反应。)。很多去过的朋友都提醒带一些葡萄糖液,预防治疗感冒药等,毕竟,身体是旅行的本钱,千万马虎不得。
什么是高原反应?高原反应即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 AHAD),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
谨记:克服高原反应的关键是克服自我内心的恐惧。
行前必备(2)
边境通行证:这是前往西藏的边境管理区需办理的通行证,一定要在出发前办妥。
流程:政府网站上下载并填写《边境通行证申请表》,交单位审核盖章,带好身份证前往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前往地区最好把去西藏的有关地区都写全了,免得遗漏。边境通行证有效期要在行程时间范围内。
其他的行前准备因人而异,主要有衣着,日常用品,照相设备等,多上网查询一下,很多论坛帖子,游记等经验还是很受用的。
出发前,对所经过的线路,景点,海拔高度等要做到心中有数。
地球上最为“极致”的地方
西 藏
我 来 啦!
此行的第一站:成都。
飞机提前近一个小时飞抵成都,堪称史无前列。
放下行囊,骑上摩拜单车,赶到锦里。
锦里是一条仿古商业街,成都人气最旺景点之一。
说是成都最为旺盛的景点绝对不夸张,平日里就繁华热闹,特别是傍晚再回到这里的时候,人比白天还要多。
为啥有那么多人来到这里,我估摸着就是那一个个诱人的小吃美食。
一定要空着肚子来锦里,不然对一名吃货来说会是要后悔的。
锦里的小吃口味地道,价格实惠,品种繁多,各有风味。
这里的小吃都是现场制作,现场叫卖,有的吃,有的看,真的好吃又看得见。
这里不仅有美食,还有的就是文化,而川剧变脸就是这一文化的代表。十几秒的变脸短视频,看了感觉非常的神奇,非常的美妙。
在成都,还有三国文化。
在成都,还应该有熊猫文化。
在成都,怎么能少掉火锅文化和辣的文化。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锦里是成都文化,市井生活的缩影。
来到成都,怎能不领略那文明天下的川菜和小吃呢?建议你来锦里,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下午,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前往成都巅行自驾俱乐部报到,成都巅行自驾俱乐部是重庆巅行自驾俱乐部的总部,因为想顺便玩一下成都,就去了成都,和成都的人一起出发。
之后十八天的自驾之旅总领队谢先生为我们讲解了这次川藏、珠峰、青藏环线所要注意的事项。初次见面,这是一位很有经验的领队,印象深刻。希望我的直觉在之后的行程中能得到验证。
来成都之前,只知道宽窄巷子,其实锦里并不知晓。因此,宽窄巷子总得要去一次。
宽窄巷子在成都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
宽巷子是闲生活区,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现,街道宽度大约有七米左右。
窄巷子是慢生活区,展示了老成都的院落文化,比较适合小年轻人的巷子。街道宽度也只不过五米左右。
井巷子更像一个博物馆,展示了历代砖文化墙和民俗留影墙。比较其他两个巷子,这里人少了很多。
巷子的墙面上时不时的会出现立体的画面,吸引着游人驻足拍照。
墙面上一些成都老生活的画面和民俗让人回味。
初夜的锦里是漂亮的、热闹的,当再次回到锦里时,所看到的景象与白日完全不一样了。
人们穿梭于街巷中。
晚上来锦里的人真的是很多。
酒吧里的歌声在巷子里回荡,使这条古街又不失为时尚和热闹。
这里有热闹,也有宁静,这里有文化,也让人有口福。
套用一句俗话,锦里是成都版的清明上河图。
中午成都下了一场大雨,在躲雨的时候心中窃喜,这雨下完了,之后就不要下啦,让我的川藏之旅能有个好天气。
最后用在宽巷子见到的场景结束今天的日记,祝愿我的川藏之行吉祥,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