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200万年前
地球上迎来第三次新生代
第四纪大冰川期
而青藏高原
也迎来了最早的冰川
一直到距今70万年前
仍然是青藏高原冰川覆盖最大的时期
▲
南极醉美冰川
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主要发育有大型网状山谷冰川
山麓冰川及小冰盖
特点以高山为中心分布
在西藏
古冰川集中分布于
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
念青唐古拉山、岗日嘎布
唐古拉山
阿里喀喇昆仑山和西昆仑山等7处地区
▲
岗布冰川,又称“40号”冰川
喜马拉雅山古冰川
主要分布于珠穆朗玛峰、聂拉木县、普兰县、卡美特峰北坡等。
▲
位于喜马拉雅山卓奥友峰(Cho Oyu)北坡的Kyetrak冰川
珠穆朗玛峰
有早、中、晚更新世的希夏邦马冰期、聂聂雄拉冰期和珠穆朗玛冰期。
其中希夏邦马冰期为高出聂聂雄拉冰期的冰碛、冰碛台地,聂聂雄拉冰期为现代冰川u形谷冰碛平台;珠穆朗玛冰期分为珠穆朗玛冰期I、冰期Ⅱ及全新世新冰期。
聂拉木县
有更新世以来的三次大冰期和若干阶段,为聂拉木冰期、富曲冰期和浦洛冰期,以及全新世的新冰期。
其中聂拉木冰期的高碛平台位于聂拉木县城南,富曲冰期高侧碛位于聂拉木县南部,覆盖于山坡上;浦洛冰期终碛垄位于县城以西1.5千米的富曲北岸,新冰期终碛垄距浦曲冰川谷地末端3.5千米,为现代终碛。
普兰县
主要有喜马拉雅山北坡扎纳河谷古冰川遗迹,及纳木那尼峰周围古冰川遗迹。
其中扎纳河谷地区古冰川遗迹为希夏邦马冰期的老冰碛平台、聂聂雄拉冰期的冰碛平台、丁松期的高侧碛与底碛丘陵、末次冰期冰碛垄、新冰期冰碛和现代终碛等;纳木那尼峰古冰川,分布于纳木那尼峰北坡拉聂直曲的沟口及峰南的南北向山脊,沟口分布有老冰碛扇形台地和冰碛丘陵,山脊分布有小型山谷冰川。
冈底斯山古冰川
主要分布于冈底斯山东段、西段和阿陵山等地。
▲
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
冈底斯山东段
芒雄拉山口一带为古冰帽冰川遗迹分布区,海拔约5200米,冰舌末端海拔4700~4800米。
冈底斯山西段
古冰川遗迹主要集中在冈仁波齐峰附近,有冰碛平台、高侧碛和终碛垄系列。
其中冰碛平台为中更新冈底斯山冰期,主要分布在海拔5100米的山梁上;高侧碛为晚更新世早期的色隆冰期,主要分布于海拔4750~5000米之间的大金沟;终碛垄系列则分布于大金沟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
阿陵山地区
阿陵山海拔5200米以上谷地,有明显的两次冰期和多处古冰川遗迹。
冰川沉积物分别为冰碛垄、侧碛、终碛垄和高碛垄。其中冰碛垄为18~19世纪小冰期,侧碛为新冰期,终碛垄为末次冰期,与侧碛相连,主要分布于扎木嘎沟上源,高侧碛垄为晚更新世早期冰期。
念青唐古拉山古冰川
主要分布区有波密、易贡、嘉黎、阿扎错至杰拉山口一带、麦地卡盆地和羊八井附近等。
▲
念青唐古拉山风光
波密地区
古冰川遗迹主要分布于波堆藏布流域,冰期主要有古乡冰期、白玉冰期。
古乡冰期遗迹主要为高冰碛阶地,原冰川主干长约100千米,为帕隆藏布迄今发现的最长的古冰川。此外,在波堆藏布大槽谷内还有形态较完整的终碛和较低侧碛,白玉冰期的古冰川遗迹主要有终碛、侧碛等。
易贡地区
位于易贡错及其北岸支流勒曲藏布流域,冰期主要为末次冰期。
嘉黎地区
分布于易贡藏布上游徐达曲支沟卡加曲、玛尔穷沟和玛尔巴沟中上游的u形谷中。
阿扎错至杰拉山口一带
冰期为白玉冰期早期和晚期,冰川沉积物有终碛垄、终碛、侧碛和终碛丘陵。
麦地卡盆地
位于怒江、易贡藏布和拉萨河三大水系发源地,呈东北一西南向,有两次冰期的古冰川遗迹。
羊八井附近
受三次冰川作用,古冰川沉积分布于山谷和山麓带,遗迹主要有侧碛、侧碛垄、冰碛丘陵和终碛垄等。
岗日嘎布古冰川
主要分布于然乌附近、桑曲地区、贡日嘎布曲地区和帕隆藏布地区。
▲
然乌附近
在然乌、阿扎山口和德母拉组成的三角地带,分布有半覆盖式第四纪冰川,冰碛主要位于康村以东的山丘顶部。
桑曲地区
主要遗迹有终碛、冰碛平台和冰碛垄,终碛保存最完整的是位于罗马村的罗马终碛,高100米,海拔2850米。
贡日嘎布曲地区
古冰川遗迹主要位于阿扎河谷和贡日嘎布曲等地区,阿扎河谷遗迹主要有侧碛、终碛和终碛垄;贡嘎日布曲为一古冰川槽谷,两岸支流入口均为悬谷,主要遗迹为高冰碛平台和侧碛垄等。
帕隆藏布地区
主要分布于然乌错以下帕隆藏布河谷内,高大的终碛垄形成于山口处。
唐古拉山古冰川
主要冰期有唐古拉冰期、扎加藏布冰期和巴斯错冰期。
▲
冰雪覆盖的唐古拉山口
唐古拉冰期
冰川覆盖面积约3000平方千米,遗迹主要分布于山岭两侧海拔5200~5400米处,冰碛成分主要有砂岩、灰岩等。
扎加藏布冰期
古冰川遗迹有大面积的冰碛丘陵,相对高度20~30米,海拔4950~5100米。
巴斯错冰期
遗迹主要有数列终碛
阿里喀喇昆仑山古冰川
主要分布于羌臣摩冰川附近,冰川沉积物主要有终碛垄、侧碛和终碛、侧碛垄以及较老的冰碛平台。
▲
世界第三大冰原普若岗日冰川
终碛垄
冰碛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其矿物成分有辉石、黑云母和褐铁矿等。
侧碛
位于羌臣摩曲河谷西岸。
侧碛垄和终碛
位于距现代冰川2.5千米的河谷两岸,由晚更新世早晚两次冰期形成,其名为羌臣摩冰期I和羌臣摩冰期Ⅱ。
较老的冰碛平台
位于羌臣摩曲上游那拉克山口附近,冰碛岩性以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片麻岩为主。
西昆仑山古冰川
西昆仑山古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南坡泉水沟上游地区、新藏公路沿线一带及其他地区。
▲
路旁的冰川
昆仑山南坡泉水沟上游地区
主要冰期有新冰期、冰水沟冰期、泉水沟冰期和昆仑冰期。
新冰期古冰川遗迹主要有终碛和终碛垄,冰水沟冰期主要有终碛和冰碛平台,终碛位于河谷西岸;泉水沟冰期主要有终碛和冰碛高地,终碛分布于海拔5380米地区;昆仑冰期主要有冰碛高平原,主要由花岗岩组成。
新藏公路沿线一带
主要为末次冰期的冰碛,其遗迹主要有古山谷冰川的冰碛垄和山麓冰川冰碛平台。
其他地区
主要有木孜塔格峰北坡的晚更新世以后的冰川、玉龙喀什河上游及昆仑山北坡的山谷冰川、昆仑山主脉南侧的山谷冰川和山麓冰川等。
/ / / / /
▲
卡若拉冰川
名词解释:
冰碛:在冰川作用过程中,所挟带和搬运的碎屑构成的堆积物,又称冰川沉积物。
冰碛物分为:依照其在冰川所处位置分为底碛、内碛、表碛、侧碛,以及两条冰川汇合后介于两冰川间的中碛和冰川冰与水接触部分的融出碛等等。
终碛: 又称前碛或尾碛,是冰川暂时稳定时期在冰川前端的堆积物。由于堆积作用在冰川末端的一定位置连续进行,逐渐加厚增高,常形成弧状冰碛堤,称终碛堤。终碛可以指出冰川停滞的立置和停滞的时间,是冰川地貌中的重要特征。
冰水沉积物:在冰川冰外围,河、海水搬运的冰碛物,称冰水沉积物,可以形成终碛垄、侧碛垄和冰碛丘陵堆积地
▲
来源:中国西藏旅游
相关链接:边坝的美,远远超出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