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年。
60年来,西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尤其是在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方面硕果累累。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民主改革以来,国家先后投入巨资对布达拉宫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维修,确保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如今依然耸立于世界屋脊。
布达拉宫作为有1300多年历史的藏式宫殿群,是如何保护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布达拉宫真的有神秘“地宫”吗?
摄影:吴元成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635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之后,历经雷击和战火,主要剩下法王修行洞。直到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开始重建白宫。1694年,完成红宫修建。
“地宫”,其实就是布达拉宫的地基,在这里称为“地垄”,它是布达拉宫里最神秘、也是最晚被现代社会所知的建筑。到现在为止,整个布达拉宫的房间数量只数清了地面上的1206间;而地下宫殿探出了1200多个地垄,或许还不是全部。不管怎样,布达拉宫的工作人员们年复一年地在探查和保护着地垄。地垄承担着布达拉宫的整个重量,地垄的安全也关系着整个古建筑群的安全。未来,在三维扫描等更多科技手段的帮助下,地垄之谜,将会逐步揭开,地垄的保护也将更加科学。
两次大规模修缮,让布达拉宫焕发新活力
摄影:王连
“这次修缮国家投入了5300多万元和大量黄金、白银等贵重物资,开展了111项维修,这在当时的中国文物维修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觉旦说。1994年,第一次修缮工程竣工验收。同年,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2年6月,布达拉宫又迎来第二次大规模修缮工程。此次国家先后投入超过2亿元,历时7年之久,开展了地垄加固维修、壁画保护修复等29项主体建筑及35项附属建筑的修缮。
此外,为加大法制化保护力度,西藏于1997年颁布《布达拉宫保护管理办法》,2009年1月修订颁布《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保护办法》,2015年颁布实施《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
2018年11月,国家投入3100余万元实施的布达拉宫金顶群修缮工程目前已正式竣工验收。
保护金顶群 铜鎏金工艺修缮一新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七座金顶,其实是铜鎏金宝顶,宝顶之上有藏、汉、蒙和南亚等多种风格,金顶四周还有象征吉祥如意的经幢、宝瓶、牛毛幢等,可以说是多种文化艺术的荟萃之地。
由于长年风吹日晒和雨水侵蚀,金顶出现了鎏金脱落发黑和内部木构件腐朽、折断的现象。
2018年国家投资3100万元,正式启动金顶专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布达拉宫金顶进行修缮,整个用时一年半,共用去黄金75公斤,水银320公斤。
为了防止鸟类在金顶斗拱做巢,影响彩绘的保护,布达拉宫还尝试在金顶群斗拱附近专门搭建起防鸟的铁丝网。
藏式宝瓶、传世壁画、汉地斗拱、鎏金铜瓦,融于海拔最高的世界文化遗产。微风吹过,修缮一新的金顶群,铃声清脆,红色、黄色、白色的窗幔随风飘动,布达拉宫就像一座会唱歌的宫殿,散发出文化遗产的魅力。
布达拉宫的“长寿”秘诀
身背涂料桶,腰系安全绳,穿梭于百米高空……每年藏历九月前,布达拉宫宫墙外总会上演这一幕。
“看上去像‘蜘蛛侠’的人,是为布宫数千扇门窗及笾玛草墙裙上色的工作人员。”管理处维修科副科长扎西平措说,“你们通常只能看到外围作业的人,但实际上加上背后拉绳子的还有七八个人。”布达拉宫依山而建,日常维护需要依照传统方法操作。
“布达拉宫就像一位老者,需要悉心照料。”扎西平措说, 2003年管理处维修科正式成立。如今,这支拥有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的队伍已发展至65人,其中有来自西藏自治区各地的石匠、木工、彩绘、瓦工、缝纫等传统匠人55名。
“日常养护是勘查和发现建筑险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常态化小型维护对其健康状况起到了及时有效的‘体检’和‘治疗’,从而避免大险情。”他说,近年来管理处用于古建筑日常维护保养的资金可达上千万元。
记者了解到, 十余年间这支维护队伍已实施了包括布宫虫蛀木构件及笾玛草更换维修、廊道等的脱落彩绘补修、白宫室内外阿嘎地面修补、雪城环境整治等项目。
“如今,布宫‘健康’状况良好。我们最希望的就是让布宫‘永葆青春’。”扎西平措说。
目前,布达拉宫管理处共有400多名工作人员全天候不间断守护这座古老的宫殿。
守护布达拉宫千年珍宝 他们是布达拉宫守护人
为了守护好布达拉宫的千年珍宝,守护好独一无二的建筑群,在布达拉宫还有一些特别的工种,比如制作窗帘的裁缝、经书修复师、保卫消防安全的人员,他们默默无闻,通力合作,只为当好布达拉宫守护人。
为布达拉宫“遮风挡雨”的裁缝师 仁青
图片来源:央视网
“我叫仁青,到布达拉宫工作已经十六年了。我做的窗帘、还有香布这些,主要是为了更好保护古建筑,防止雨水侵蚀。去修缮牦纛的时候,有点怕滑下去,戴上安全带就有了保障。 有很多人,从很远的地方专门来看布达拉宫。在布达拉宫工作真是一种福气,这是世界级文化遗产所以我也尽心尽力做到最好,直到干不动为止,这是我的决心。 ”
布达拉宫古籍修复中心负责人 格桑曲吉
图片来源:央视网
“我叫格桑曲吉,我在布宫工作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从事经书整理工作,在整理过程中,看到不少经书因为年代久远而破损,亟需抢救。2017年我们正式成立古籍修复中心,我也加入进来,保护古籍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和使命。每修完一部经书,都挺有成就感,期待下一部。我也希望自己能像那些老专家一样,一生只做一件事。我是布达拉官古籍守护人格桑曲吉。”
拉萨消防救援支队布达拉宫消防中队副中队长 缑旭飞
图片来源:央视网
“我叫缑旭飞,是布达拉宫消防中队的副中队长,在我来到布达拉宫的1000多个日子里,每天都是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因为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布达拉宫,不允许有任何差错。每天闭宫后,为了确保香炉和酥油灯完全熄灭,我们都要用手检查一遍香灰才放心。每次演练,200多米的距离,我们最快跑出了45秒,每快1秒,布达拉宫就更安全一分。我在布达拉宫,我是守护人!”
随着布达拉宫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珍藏文物开始走出深闺,走向公众。
%